醬牛骨頭是我們日常飲食上十分常見的一道美食,而且做法也很簡單,十分美味,令人一吃不忘,而且經常吃牛肉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好處,可以有效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以及多種礦物質等,而醬牛骨有一種獨特的醬香味的,十分美味。
醬牛骨頭的做法是什麼?
做法:
1、將大塊豬脊骨略洗,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6-12小時,中間可換水數次,若室溫較高,可將盆放入冰箱冷藏室內,以防豬肉變質。
2、將泡淨血水的脊骨衝洗數遍後置大鍋中加水沒過豬骨,加生薑數塊(拍破),蔥數根打結,八角(大料)幾顆,花椒一小把,桂皮一小塊,香葉2片(可無),十三香少許(可無),紹酒,老抽,醬油,炒好的糖色,白糖,豉汁或優質黃豆醬適量(可無)。
3、 大火燒至湯開後打淨浮末,加精鹽適量(鹵汁需較鹹才能使醬好的骨頭充分入味,故用鹽量較大),轉中小火加蓋燜煮約1小時。X
4、加雞精適量,轉中—大火敞蓋燉約30分鍾 (目的是將湯汁略收,使肉骨頭進一步入味)後即可。
要點:
1、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裏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
2、第一步去血水采用長時間冷水浸泡而非更省時的“飛水”,也是為了更好的保持肉味。如采用飛水的辦法,因原料較大,較多,勢必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淨,肉味的損失也就不必說了。
3、在做紅燒/鹵菜時,可以嚐試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醬油或醬料,這樣往往可使成菜口味更加豐厚、鮮美。比如說我這次除老抽和萬家香牌陳年醬油外,又用了較少量的味全醬油露和李錦記豉汁,及少許美極鮮醬油。
4、醬骨頭剩下的肉湯是做鹵雞蛋、熏雞蛋、鹵豆腐皮/幹和虎皮蛋的好材料。
醬香肉末燒茄子
材料
長條茄子2根、豬肉餡100克、青紅小辣椒各2根、蔥末1湯匙(15克)、薑末1湯匙(15克)、料酒1茶匙(5ml)、甜麵醬1湯匙(15克)、豆瓣醬2湯匙(30克)、豆豉醬1湯匙(15克)
做法
1)肉餡中調入料酒和甜麵醬,倒入薑末攪拌均勻後醃製10分鍾;
2)將茄子去蒂洗淨後帶皮切成小段,青紅小辣椒切成小片;
3)平底鍋中倒入油,待油7成熱時放入茄子條,你會發現茄子迅速的把油都吸收了,此時不要再添加油了。當茄子煸炒變軟後,油會從茄子中又跑出來一些的。將炒軟後的茄子撈出備用;
4)鍋中留底油,放入肉餡煸炒至變色,用鏟子鏟到鍋的一側,用鍋中的油將蔥末煸炒幾下,倒入豆瓣醬和豆豉醬炒出香味後,與肉末混合在一起,再倒入茄子和青紅辣椒,翻炒均勻即可。
醬香西葫蘆
材料
主料:西葫蘆400g
調料:雞精適量,油適量,精鹽適量,五香粉適量,豆瓣醬
做法
1、準備一個西葫蘆取締,洗幹淨備用。
2、然後用刀把西葫蘆分塊,再切成薄片,這樣容易入味。
3、然後上鍋熱油,等又熱了加入適量的邯鄲豆瓣醬在裏麵翻炒。
4、翻炒片刻,加入切好的西葫蘆片,繼續翻炒。
5、之後加入調料:鹽、五香粉,攪拌起來。
6、最後加上適量的雞精,翻炒一下就可以裝盤了。
醬香骨
材料
豬精排1千克。調料白熟芝麻5克,辣椒麵3克,甜麵醬(北京產)50克,白糖100克,鹽6克,高湯1千克,56度四川江津老白幹20克,八角5克,山奈2克,香葉2克,幹辣椒5克,花椒3粒,老薑10克,大蔥15克,色拉油1千克,紅油8克。
做法
1、豬精排切長6厘米的段,入清水中浸泡2小時,撈出入沸水中大火汆5分鍾,撈出控水。
2、鍋內放入高湯、四川江津老白幹、八角、山奈、香葉、幹辣椒、花椒、老薑、大蔥小火燒開,入豬排大火燒開,改小火鹵40分鍾至離骨撈出待用。
3、鍋內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肉排小火浸炸1分鍾至表麵起脆,撈出控油。
4、鍋內留油15克,加清水、白糖小火炒成比拔絲老一些的漿,入甜麵醬、鹽、芝麻、辣椒麵小火翻勻,下排骨顛翻均勻,淋紅油即可出鍋。
特色
色澤紅亮,醬香濃厚,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