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食療因人而異

作者:瑤歌  時間:2016-04-24 12:10:44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寒冬季節裏,手腳最容易發冷,體寒的人又要遭罪了,適當的進補未嚐不是件好事,這裏就要說說食療法了,它是最佳的養生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食療方。

冬季食療因人而異

寒冬時節,我國許多民俗都與食療養生相關。因此當歸生薑羊肉湯、臘八粥等民間常用養生膳食便廣泛地被人們擺上餐桌。

驅寒養生第一方:當歸生薑羊肉湯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手腳容易發冷的陽虛體質的人又要“遭罪”了。適當飲食如進補當歸生薑羊肉湯,可幫助人們改善陽虛體質,讓嚴冬季節不再難熬。陽虛體質的特點主要是平時怕冷、手腳不溫熱、嘴唇顏色較淡、毛發易脫落、精神不振、容易出汗,容易感到困倦疲乏、喜歡熱飲食及小便清長、舌體胖大等。

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能生血,血能載氣,二者不能分開”。氣血不暢者本來身體就虛弱,再加上冬季“寒邪”傷及陽氣,身體的抵抗力變低,寒邪從肌表侵入,就容易引起感冒,尤以兒童、老人多見。此外,寒性凝滯,易致氣滯血瘀,經脈不通,身體器官得不到血液的營養,疼痛則隨之而來。如女性痛經及經期延長,脾胃虛弱者胃痛胃脹,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突發胸悶、胸痛、頭暈、心梗、中風等,都與此相關。

羊肉能大補氣血,且溫中散寒,補而不燥,是冬季大補氣血的最佳食物。陽虛體質的人可適當服用當歸生薑羊肉湯來滋補身體。可取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食鹽適量燉湯,這一食療方可溫中補血、祛寒止痛,比較適合腹中冷痛、虛勞不足、以及產後血虛等人群。此外,還可多食核桃仁炒腰花,取核桃仁50克、豬腰300克,蔥薑蒜適量,料酒、鹽少許炒之,可溫腎壯陽、強腰補腦。

“粥”道臘八最相宜,進食仍須因人異

據載,我國喝臘八粥最早始於宋代。每逢臘八,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古代天子或諸侯,在年終時要舉行祭祀八種自然神靈的儀式,稱為蠟祭。蠟祭後來流行到民間,其習俗至今還有所遺存,就是臘月初八。

清代醫家王士雄說過:“粥為天下第一補物。”的確,食粥作為食療的一種方法,不僅滋補養顏,還能祛病強身。中醫把人體分9種體質類型,最好能找中醫辨識體質,再遵照醫囑因人而異製作營養粥。冬天的時令是與人體的腎髒相對應,中醫認為豆類是入腎的。“豆令人重,豆類是補精髓的,精髓多了人體就重,所以一定要喝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各地臘八粥的品種繁多、做法各異,但放在一起煮的食物不外乎大米、小米、紅棗、大豆、赤小豆、蓮子、花生等,包含多種穀、豆、果、蔬等營養物質。專家建議,由於臘八粥的各種配料一年四季都有,且易於被人體吸收,老少皆宜,所以不要隻在臘八這天和臘八粥見麵,這樣好的一種養生營養美食,應該經常登上我們的餐桌,為大眾健康多做貢獻。

冬季養生驅寒的幾種小方法

中醫養生講究“天人合一”,順天守勢,中醫藥自古就有許多簡便易行、並且有效的傳統防寒養生方法,下麵介紹利用中藥的五種防寒養生抗病方法。

防寒藥茶多飲服

辨體選藥、以藥代茶非常簡單方便,以沸水衝泡加蓋悶熱,待溫時頻頻飲服,再以沸水續泡。此法對增強抵禦風寒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例如:

痰濕體質:荊芥、陳皮、桔絡、橘葉、蘇葉,疏風溫化寒痰;

血瘀體質:三七花、紅花、降香、薑黃、玫瑰花,溫陽疏通血絡;

陽虛或氣虛體質:生曬參、黨參、黃芪、白術、防風葉,益氣扶陽固表防寒。 五味藥材每日足浴

足浴可使雙腳血液溫度提高,血流速度加快,讓血液回流得更暢通;有利於促進足部60多個穴位、起始足部6條經絡的氣血運行。例如:

血瘀體質:紅花、當歸、川芎、澤蘭葉、雞血藤,溫經活血化瘀通絡;

陽虛體質:艾葉、杜仲葉、桂枝、狗脊、幹薑,益陽溫經驅寒暖足;

煎煮15分鍾,待藥液35℃~42℃即可足浴,雙腳入藥汁踩踏藥渣按摩足底半小時,臨睡前每日1次。堅持一冬,除上述作用外,還能預防足部皸裂凍瘡、軟化足繭雞眼、恢複疲勞、改善睡眠,並有一定的補益調養效果。

五味藥枕暖頭頸

人體的經絡都彙集於頭部,中藥枕是冬季睡眠時頭頸部舒適保暖的良方。選用具有溫通經絡、氣味清香淡雅、而且柔軟蓬鬆的藥材,自製藥枕。例如:

痰濕體質:燈心草、淡竹茹、橘葉、旋覆花、扁豆衣;

陽虛體質:燈心草、艾葉、五加葉、杜仲葉、防風葉;

血瘀體質:燈心草、紅花、澤蘭葉、益母草、伸筋草。

使用冬令藥枕,可以防治頭頸畏寒,頭部冷痛、失眠等,有助於改善腦動脈硬化症、腦梗死、頸椎病、偏頭痛及睡眠障礙等症狀。

冬季養生 掌握驅寒保暖的養生方法

冬季養生的重點是驅寒,保健專家介紹說冬季驅寒要注意兼顧到下麵的這些方麵,穿戴、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等,一起來看看專家的介紹。

一、穿戴有講究

一般家庭居室,室溫宜保持在15-20攝氏度。在低溫環境中,要配備好防寒的服裝、帽、鞋、手套等。服裝、鞋、手套等應避免潮濕,保持幹燥。手腳部位不可縛緊,以免影響到末梢血液循環而引起凍瘡、凍傷等。很多人一到寒冷季節,就會感覺肩部發緊、酸疼,這和受風、受寒有很大的關係。

另外,頸部保暖還能預防頸椎病。所以,舍棄那些領口過大的打底衫和針織衫,套上高領衫,裹上厚厚的圍巾,才是冬季養生之道。對於女性來說,最忌諱的是露腰露肚子。腰腹著涼會直接導致女性宮寒,除了手腳冰涼、痛經外,還會涉及婦科疾病。

二、溫水刷牙

醫學專家對牙齒生態的調查顯示,人的牙齒在35-36.5攝氏度的口腔溫度下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若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長久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因此用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含漱,有利牙齒健康,還利於清除齒縫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達到護牙潔齒、減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三、熱水泡腳

睡前用55-70攝氏度的熱水泡腳,既解乏,又有助於睡眠。人體的足部按摩穴位有什麼好處?穴位很多,在熱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絡,加速血液循環,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凍瘡、足部靜脈曲張的患者。進入冬季,一定要顧護陰液,保養陽氣。 中醫專家認為,冬天比較損耗陽氣,尤其要注意的是養護生命活力,防止熱量散發。因為按照中醫的說法,冬天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要與天地相應,自然這個時候人的陽氣也要藏住。

而進補並不隻在冬季,中醫進補,四時皆宜。到了冬季,人們應該遵循自然界“蟄伏閉藏”的規律,采取以“伏藏”為主的養生保健方法。冬天多進行足浴其實是活血化淤的好辦法,但市場上風行的中藥泡腳基本沒有經過科學依據,所以還是到醫院配個藥方在家泡腳為宜。

四、冷水洗臉

冬天,麵部皮膚由於氣溫低的刺激,毛細血管呈收縮狀態。用熱水洗臉,當時會感覺溫暖,一旦熱量散失,毛細血管又恢複原狀,這樣一漲一縮,易使麵部皮膚產生皺紋。而晨起用冷水洗臉,頓時就有頭清眼明的感覺。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麵部血液循環,又可增強皮膚彈性。其冬令保健作用還在於:增強機體禦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者亦有益。當然,冷水溫度不能太低,以略高於10攝氏度為宜。

五、溫暖食物不可少

食物也是最快可以讓身體感到暖和的一招,尤其是熱騰騰的飲食。如含高蛋白質的熱牛奶、溫補功效的紅糖薑茶,或是西洋的迷迭香茶、肉桂茶,都是取暖的好來源。

六、規律運動效果好

提高自己的抗寒能力,運動是最好的方式。持續規律的運動養生習慣,可讓怕冷者的體質得到改善。運動可刺激肌肉、加快血液循環,提升免疫力。

總結: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幾款中醫食療養生法,大家可都要記住哦,在這嚴寒裏可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呢!除了在吃的方法要注意,在平時生活小事也要特別的注意保暖。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