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使生命長生——“方技者,皆生生之具”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5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皆生生之具”,這個和現代醫學的很多定義是不一樣的。所謂“生生之具”,就是使生命長生的工 具。中國的醫學到底是指什麼?其實,指的就是使生命能夠長生的工具。傳統文化中,經常會出現一個詞,叫“長生久視”,就是說不管人活到多大歲數,都要眼不 花、耳不聾,這是一個關於生命質量的問題。得老年癡呆症的人也可以活很久,可是他的生命質量不高,沒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狀態。中國的傳統醫學實際上強調的是 要讓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怎麼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這是中醫學一個很重要的內涵,就是我們經常會講到的養生問題。

中國古代的“養”字,寫得非常有意思,它是指一個人趕著四隻羊,在放牧。

“養”有愛護和放牧的意思。所以養生首先要愛護自己這條生命,然後還要牧養它。所謂的“牧養”就是讓生命自由自在地生長,保持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養生不 是單純地不生病,而是使生命質量獲得提高。中醫永遠是把質放在量的前麵的,一個人即使活到一百六十歲,但如果他得了老年癡呆症,那也是沒有意義的。

中醫是對生命的細致體會與關切——“醫者意也”

中醫的第二個定義就是“醫者意也”。在很大程度上,有些中醫問題是很難講清楚的,很多醫家都說,最上等的醫生,都是在談這個“意也”。“意也”來源於“醫之為言意也”,這句話最早出現在《郭玉傳》裏。

#p#副標題#e#

《後漢書》裏曾經記載過一位大醫家郭玉,在他治病救人的過程當中,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說,一些富貴的人來找郭玉看病的話,郭玉一定要讓這 些有錢人或者官僚穿上窮苦百姓的破衣服,住到破房子裏,才能給他們治好病。當時的皇帝就問郭玉為什麼要這樣,郭玉說這就是“醫之為言意也”:那些人的地 位、氣勢擺在那兒,他覺得那些人對他不信任,處在這種狀態之下,他自己很恐懼,意念和想法就會受到幹擾,就不能集中精神為病人看病。還有一個故事,是說有 一天皇帝想試驗郭玉的脈法,就讓“嬖臣美手腕者與女子雜處帷中”,找了一個手腕漂亮得像女人的手一樣的男子和一個女子躲在帷帳之後,這兩個人各伸出一隻手 來,讓郭玉把脈。郭玉把完脈以後,就覺得非常奇怪,他說這個脈象很怪,好像不是一個人的脈,而是兩個人的。因為脈有陰陽,脈分男女,郭玉從脈法上一下就判 斷出這兩隻手不是一個人的手。皇帝從此特別佩服他。

“醫者意也”的來源

郭玉說:“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與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腠理”是什麼?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腠理”指的是人們的 肌膚腠理,其實就是指生命。“巧”就是指醫生的針灸治療。郭玉說生命是至微至妙的一個東西,如果醫生要去醫治人的生命,需要“隨氣用巧”,即醫生需要根據 自己的氣去把握一切。醫生在給別人紮針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在紮針時,出現一點點問題,就會“毫芒即乖”,就是說出一點差錯就會釀成很大的錯誤。

醫生對“醫者意也”理解的層麵不同,他們醫術的高低就會不一樣。實際上,“醫者意也”涉及悟性、感覺和神明的問題,這屬於醫學中很高的一個層麵。

在《黃帝內經》當中有一句話,叫做“下守形,上守神”。西方社會強調的是“形”這個層麵,即肉體層麵,給人體的定義是——人是機器。所以現在很多人就像對 待機器一樣對待身體,總是想著怎麼樣去修理它。但是中醫不同,中醫強調的是氣和神的層麵,所以《黃帝內經》又說“下守關,上守機”,真正高明的醫生,都是 守著神明,是用意念、用神來看病的。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