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香山居士的詩詞現在還記憶於心吧。“我欲訪其人,將行複沉吟。何必見其麵,但在學其心。”蘇東坡我們也不陌生,這個大文豪,在散文、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音樂、佛道等方麵都有相當的成就。可是你們知道嗎,他們養生也是很有研究的。
白居易的靜心消暑法
白居易對熱的感受是很深的,他曾經寫過一首《苦熱》詩:“頭痛汗盈巾,連宵複達君。不堪逢苦熱,猶賴是閑人。朝客應煩綣,農夫更苦辛”。把“熱”與“苦”連係在一起,足見作者對熱的煩惱。
在與熱的相處中,他又產生了對付熱的辦法,於是就寫下了《消暑》詩。詩的全文是:“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非常難得,就是今天看來,白氏對熱與消暑的認識在許多方麵也是符合科學的。他提出的大空間、通風、平衡心態、減少運動等方法,確實是對付高溫的有效手段。透過他的詩,我們仿佛看到一位老者心平氣和地端坐院內在徐徐清風中乘涼的形象。
高溫情況下,到通風的陰涼處去避暑,當然是最好的辦法。如沒有這樣的條件,應盡量保持在室內活動,以減少太陽的直接照射時間,這也是最基本的防暑措施。開窗通風是非常重要的一條,流動的空氣會把機體周圍的熱氣帶走,使濕氣散發,機體自然就會產生一種涼爽感。
蘇東坡——人之壽夭在元氣
在《上皇帝書》中他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養生理論:“人之壽夭在元氣……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無害者,則五髒和平而壽命長。”東坡先生養生觀的要點在於培養元氣,使五髒六腑功能強健,相互協調。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遊、搬磚等種種健身法,但堅持最久且頗見成效的還是靜坐調息法。
讓我們一起借鑒他們的方法,學習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