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的危害和預防方法

作者:duanliang  時間:2018-03-28 20:26:49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據有關數據統計患腸結核的女性人數要遠遠的高於男性,而且以40歲左右的女性為主。腸結核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大,腹痛、腹瀉、腹部有壓痛、還會有不同程度的發熱,盜汗等情況出現。對於腸結核的預防通過注射疫苗是最佳的方法,同時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衛生,飯前便後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腸結核是結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腸道慢性特異性感染。主要由人型結核分枝杆菌引起。90%以上腸結核由人型結核杆菌引起,此外,飲用未經嚴格消毒的乳製品可因牛型結核杆菌而致病,腸結核感染可經口、血行播散和鄰近器官結核的波及所致。結核病的發病是人體和結核菌相互作用的結果,經上述途徑獲得感染僅是致病的條件,隻有當入侵的結核菌數量較多,毒力較大,並有人體免疫功能異常、腸功能紊亂引起局部抵抗力削弱時,才會發病。

腸結核的危害

1、腹痛

多位於右下腹,因腸結核好發於回盲部。常有上腹或臍周疼痛,係回盲部病變引起的牽涉痛,但此時體檢仍可發現壓痛點位於右下腹。疼痛多為隱痛或鈍痛。有時進餐可誘發腹痛伴便意,排便後即有不同程度緩解,並發腸梗阻時有腹絞痛,常位於右下腹或臍周,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與蠕動波。

2、腹瀉與便秘

腹瀉是潰瘍型腸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排便次數因病變嚴重程度和範圍不同而異,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達10餘次。不伴有裏急後重。糞便呈糊樣,一般不含黏液或膿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膿液,但便血少見。有時患者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這與病變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增生型腸結核多以便秘為主要表現。

3、腹部包塊

常位於右下腹,一般比較固定,中等質地,伴有輕度或中度壓痛。腹部包塊主要見於增生型腸結核,也可見於潰瘍型腸結核合並有局限性腹膜炎,病變腸段和周圍組織粘連,或同時有腸係膜淋巴結結核。

4、全身症狀

多見於潰瘍型腸結核,表現為不同熱型的長期發熱,伴有盜汗。患者倦怠、消瘦、貧血,隨病程發展而出現維生素缺乏等營養不良的表現。可同時有腸外結核特別是活動性肺結核的臨床表現。增生型腸結核病程較長,全身情況一般較好,無發熱或有時低熱,多不伴有腸外結核表現。

5、無腸穿孔、腸梗阻或伴有腹膜結核等疾病時,表現為右下腹以及臍周有壓痛。

腸結核的預防方法

1、加強肺結核的早期診斷與積極的抗結核治療,盡快使痰菌轉陰,以免吞入含菌的痰而造成腸感染。

2、必須強調有關結核病的衛生宣傳教育,要教育患者不要吞咽痰液,應保持排便通暢。

3、要加強衛生監督,提倡用公筷進餐,牛奶應經過滅菌消毒。

4、接種卡介苗可增強人體對結核菌的抵抗力,有利於預防結核病的發生。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