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的治療方法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6-09-22 15:22:45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生活習慣不健康,必然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而小兒麻痹症一般還會產生連鎖反應,所以,治療刻不容緩。對此下麵文章就做個具體的介紹吧。

  小兒麻痹症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急性期治療

  1、一般治療:患者應臥床休息,至少到起病後40天。肌痛處可局部濕熱敷以減輕疼痛。癱瘓肢體應置於功能位置,以防止手、足下垂等畸形。注意營養及體液平衡,可口服大量維生素C及B族。發熱高、中毒症狀重的早期患者,可考慮肌注丙種球蛋白製劑,每日3~6ml,連續2~3天。重症患者可予強的鬆口服或氫化可的鬆靜滴,一般用3~5日。繼發感染時加用抗菌藥物。

  2、呼吸障礙的處理:重症患者常出現呼吸障礙,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往往是引起死亡的主因。首先要分清呼吸障礙的原因,積極搶救。治療時必須保持呼吸道暢通。對缺氧而煩躁不安者慎用鎮靜劑,以免加重呼吸及吞咽困難。治療時應及早采用抗菌藥物,防止肺部繼發感染,並密切注意血氣變化和電介質紊亂,隨時予以糾正。

  二、促進癱瘓的恢複

  1、患者應躺在有床墊的硬板床上,並注意癱瘓肢體的護理,避免外傷受壓。肢體應置於舒適的功能位置,以防產生垂腕、垂足現象。有便秘和尿瀦留時,要適當給予灌腸和導尿。

  2、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複。促進神經傳導機能的藥物有地巴唑、如蘭他敏等。在熱退盡、癱瘓不再進行時,及早選用以下各種療法。

  (1)功能鍛煉:癱瘓重,不能活動的肢體,可按摩、推拿,促進患肢血循環,改善肌肉營養及神經調節,以增強肌力;患肢能作輕微動作而肌力極差者,可做伸屈、外展、內收等被動動作;肢體已能活動而肌力仍差時,鼓勵患者自動運動,進行體育療法,借助體療工具鍛煉肌力和矯正畸形。

  (2)理療:患者可采用水療、電療、蠟療、光療等措施促使病肌鬆弛,增進局部血流和炎症吸收。

小兒麻痹症一般不是非常的嚴重,當你體抗力提升的時候它自然就消失了,祝大家早日痊愈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