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的發生,多由憂思惱怒、飲酒嗜辛、勞傷過度,導致肝鬱、脾虛、腎傷,形成氣鬱、血瘀、痰凝、火旺、津枯等,一係列病理變化所致。其病變部位,雖然主要在食道和胃,但與肝、脾、腎等髒的功能失調有密切關係。
1、憂思鬱怒,痰氣交阻
憂思傷脾,脾傷則氣結,以致運化失調,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惱怒傷肝,肝傷則氣鬱,使疏泄失職,血行不暢,積而成瘀。痰瘀阻寒食道。飲食難以下行,久之精微不能生化,津液日益幹涸,上下不得流通,而成噎膈。
2、飲食不節,痰熱瘀結
飲酒過多,或恣食辛躁之品,久而積熱消陰,津傷血少,痰熱瘀結,致使食管幹澀,食管狹窄而發為噎膈。病變補起,損傷胃津,繼而則腎陰受損,且可由陰損而致陽衰,成為氣虛陽微之證。
噎膈主要會引起以下幾方麵的疾病:
1、惡病質
在晚期病例,由於咽下困難與日俱增,造成長期饑餓導致負氮平衡和體重減輕,對食管癌切除術後的並發症的發生率和手術死亡率有直接影響。實際上每1例有梗阻症狀的晚期食管癌病人因其經口進食發生困難,都有程度不同的脫水和體液總量減少。患者出現惡病質和明顯失水,表現為高度消瘦、無力、皮膚鬆弛而幹燥,呈衰竭狀態。
2、出血或嘔血
一部分食管癌病人有嘔吐,個別食管癌病人因腫瘤侵襲大血管有嘔血,偶有大出血。據吳英愷和黃國俊(1974)報道,一組841例食管癌和賁門癌病人中,24例(2.8%)有嘔血,血液來自食管癌的癌性潰瘍、腫瘤侵蝕肺或胸內的大血管。嘔血一般為晚期食管癌病人的臨床症狀。
3、器官轉移
若有肺、肝、腦等重要髒器轉移,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黃疸、腹水、昏迷等相應髒器的特有症狀。食管癌病人若發生食管-氣管瘺、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及其他髒器的轉移、喉返神經麻痹以及惡病質者,都屬於晚期食管癌。
4、交感神經節受壓
癌腫壓迫交感神經節,則產生交感神經麻痹症(Homer綜合征)。
5、水、電解質紊亂
因下咽困難這類病人有發生嚴重的低血鉀症與肌無力的傾向。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約1~2升,其中的無機物包括鈉、鉀、鈣及氯等。唾液中鉀的濃度高於任何其他胃腸道分泌物中的鉀濃度,一般為20mmol/ml。因此,食管癌病人因下咽困難而不能吞咽唾液時,可以出現顯著的低血鉀症。有些鱗狀細胞癌可以產生甲狀旁腺激素而引起高血鈣症,即使病人在無骨轉移的情況下同樣可以有高血鈣症。術前無骨轉移的食管癌病人有高血鈣症,往往是指示預後不良的一種征象。
6、吸入性肺炎
由於食管梗阻引起的誤吸與吸入性肺炎,病人可有發熱與全身性中毒症狀。
7、其他
據文獻報道,有的食管鱗狀細胞癌病有肥大性骨關節病,有的隱性食管癌病人合並有皮肌炎,還有個別食管腔有梗阻的病人發生“吞咽暈厥”(swallowsyncope),可能是一種迷走神經-介質反應。
噎膈的臨床症狀因病程發展、病理形態、機體反應等多種因素的不同而表現不盡相同,主要症狀為吞咽梗阻和胸隔疼痛。本病開始多為噎,久則漸發展成膈而噎膈並見。進食困難的表現一般是初起為咽下飲食時胸膈部梗塞不順,有一種食物下行緩慢並停留在食管某一部位不動之感,食畢則消失,這種感覺常在情誌不舒時發生。此階段食物尚可下咽,隻是進食固體食物時發生困難,隨著梗塞症狀的日漸加重,進食流質類飲食亦發生困難,以致不能進食,或食後隨即吐出。吐出物為食物、涎沫,量不大,甚者吐出物為赤豆汁樣,說明有出血。本病常伴有疼痛,其出現有早有晚,開始為進食時胸膈疼痛,粗糙食物更明顯,嚴重者可持續疼痛。隨著飲食漸廢,病邪日深,正氣凋殘,病人表現為消瘦,乏力,麵容憔悴,精神萎靡,終致大肉盡脫,形消骨立而危殆難醫。噎膈病中也有的始終以吞咽食物梗塞不順為主要表現,並無膈的病象。
1、吞咽梗阻:胸隔痞悶隱痛,大便艱澀,口幹咽燥,形體逐漸消瘦,舌紅,苔白膩,脈弦細者,是痰氣交阻之噎膈。肝氣鬱結,兼有痰濕內阻,氣鬱不暢,痰氣交阻於胸隔,故噎隔。
2、胸隔疼痛:食不得下而複吐出,甚則水飲難下,大便堅如羊矢,或吐咖啡色液體,形體消瘦,肌膚枯燥,舌紅少津,或見瘀斑,脈細澀者,是瘀血內結之噎隔。瘀血內阻於食管,氣機升降失司,故噎隔。
患者若隻出現噎的表現,病情多較輕而偏實,預後良好若實轉虛,由噎至膈,則病情較重,預後不良,甚則脾腎衰敗,轉為關格,危及生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保持愉快的心情,為預防之要如進食不宜過快,不吃過燙、辛辣、變質、發黴食物,忌飲烈性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宜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後期可進食牛奶、羊奶、肉汁、蜂蜜、藕汁、梨汁等流質飲食要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噎膈的臨床檢查手段主要有食管造影、食管鋇餐透視、上消化道X線鋇餐和上消化道內窺鏡檢查。鋇餐造影即消化道鋇劑造影,是指用硫酸鋇作為造影劑,在X線照射下顯示消化道有無病變的一種檢查方法。與鋇灌腸不同,鋇餐造影是用口服的途徑攝入造影劑,可對整個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進行更清晰的放射性檢查。用於消化道檢查的鋇餐是藥硫酸鋇(即硫酸鋇的懸濁液),它不溶於水和脂質,所以不會被胃腸道黏膜吸收,因此對人基本無毒性。
噎膈患者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忌烈性酒、腐敗食物以及烹炒煎炸食物,宜營養豐富,口味清淡。也可通過下麵的食療方法很好的改善症狀。
1、溫脾用補氣運脾湯:用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等補氣益脾為主,半夏、陳皮、生薑等和胃降逆為輔。並可加入旋覆花、代赭石等以增強降逆止吐之力。
2、溫腎用右歸丸:以熟地、山茱萸、當歸、枸杞等滋腎陰,又用鹿角膠、肉桂、附子、杜仲等溫腎陽,為陰中養陽之法。若中氣下陷,少氣懶言可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虛血虧、心悸氣短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噎膈至脾腎俱敗階段,一般宜先進溫脾益氣之劑,以救後天生化之源,待能稍進飲食與藥物後,再以暖脾溫腎之方,湯丸並進,或兩方交替服用。此階段,如因陽竭於上而水穀不入,陰竭於下而二便不通,稱為關格,係開合之機已廢,為陰陽離決的一種表現,當積極救治。
依據噎膈的病機,其治療原則為理氣開鬱,化痰消瘀,滋陰養血潤燥,分清標本虛實而治。初起以標實為主,重在治標,以理氣開鬱,化痰消瘀為法,可少佐滋陰養血潤燥之品;後期以正虛為主,或虛實並重,但治療重在扶正,以滋陰養血潤燥,或益氣溫陽為法,也可少佐理氣開鬱,化痰消瘀之晶。但治標當顧護津液,不可過用辛散香燥之藥。治本應保護胃氣,不宜過用甘酸滋膩之晶。存得一分津液,留得一分胃氣,在噎膈的辨證論治過程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一、辨證論治
辨標本虛實因憂思惱怒,飲食所傷,寒溫失宜,引起氣滯、痰結、血瘀阻於食管,食管狹窄所致者為實;因熱飲傷津,房勞傷腎,年老腎虛,引起津枯血燥,氣虛陽微,食管幹澀所致者為虛。症見胸膈脹痛、刺痛,痛處不移,胸膈滿悶,泛吐痰涎者多實;症見形體消瘦,皮膚幹枯,舌紅少津,或麵色蒼白,形寒氣短,麵浮足腫者多虛。新病多實,或實多虛少;久病多虛,或虛實並重。邪實為標,正虛為本。
二、分證論治
1、痰氣交阻
(1)症狀:進食梗阻,脘膈痞滿,甚則疼痛,情誌舒暢則減輕,精神抑鬱則加重,噯氣呃逆,嘔吐痰涎,口幹咽燥,大便艱澀,舌質紅,苔薄膩,脈弦滑。
(2)治法:開鬱化痰,潤燥降氣。
(3)方藥:啟膈散。
(4)方中丹參、鬱金、砂仁理氣化痰解鬱,沙參、貝母、茯苓潤燥化痰,杵頭糠和胃降逆。可加瓜蔞、半夏、天南星以助化痰之力,加麥冬、玄參、天花粉以增潤燥之效。若鬱久化熱,心煩口苦者,可加梔子、黃連、山豆根以清熱;若津傷便秘,可加增液湯和白蜜,以助生津潤燥之力;若胃失和降,泛吐痰涎者,加半夏、陳皮、旋覆花以和胃降逆。
2、津虧熱結
症狀:進食時梗澀而痛,水飲可下,食物難進,食後複出,胸背灼痛,形體消瘦,肌膚枯燥,五心煩熱,口燥咽幹,渴欲飲冷,大便幹結,舌紅而幹,或有裂紋,脈弦細數。治法:養陰生津,瀉熱散結。
3、方藥:沙參麥冬湯。
方中沙參、麥冬、玉竹滋養津液,桑葉、天花粉養陰泄熱,扁豆、甘草安中和胃。可加玄參、生地、石斛以助養陰之力,加梔子、黃連、黃芩以清肺胃之熱。若腸燥失潤,大便幹結,可加火麻仁、瓜蔞仁、何首烏潤腸通便;若腹中脹滿,大便不通,胃腸熱盛,可用大黃甘草湯瀉熱存陰,但應中病即止,以免重傷津液;若食管幹澀,口燥咽幹,可飲五汁安中飲以生津養胃。
4、瘀血內結
(1)症狀:進食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則滴水難進,食人即吐,麵色暗黑,肌膚枯燥,形體消瘦,大便堅如羊屎,或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質紫暗,或舌紅少津,脈細澀。
(2)治法:破結行瘀,滋陰養血。
(3)方藥:通幽湯。
(4)方中桃仁、紅花活血化瘀,破結行血用以為君藥;當歸、生地、熟地滋陰養血潤燥;檳榔下行而破氣滯,升麻升清而降濁陰,一升一降,其氣乃通,噎膈得開。可加乳香、沒藥、丹參、赤芍、三七、三棱、莪術破結行瘀,加海藻、昆布、瓜蔞、貝母、玄參化痰軟堅,加沙參、麥冬、白芍滋陰養血。若氣滯血瘀,胸膈脹痛者,可用血府逐瘀湯;若服藥即吐,難於下咽,可先服玉樞丹,可用煙鬥盛該藥,點燃吸人,以開膈降逆,其後再服湯劑。
5、氣虛陽微
(1)症狀:進食梗阻不斷加重,飲食不下,麵色蒼白,精神衰憊,形寒氣短,麵浮足腫,泛吐清涎,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2)治法:溫補脾腎,益氣回陽。
(3)方藥:溫脾用補氣運脾湯,溫腎用右歸丸。
6、前方以人參
黃芪、白術、茯苓、甘草補脾益氣,砂仁、陳皮、半夏和胃降逆。可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嘔,加附子、幹薑溫補脾陽;若氣陰兩虛加石斛、麥冬、沙參以滋陰生津。後方用附子、肉桂、鹿角膠、杜仲、菟絲子補腎助陽,熟地、山茱萸、山藥、枸杞子、當歸補腎滋陰。若中氣下陷,少氣懶言,可用補中益氣湯;若脾虛血虧,心悸氣短,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7、噎膈至脾腎俱敗階段
一般宜先進溫脾益氣之劑,以救後天生化之源,待能稍進飲食與藥物,再以暖脾溫腎之方,湯丸並進,或兩方交替服用。在此階段,如因陽竭於上而水穀不入,陰竭於下而二便不通,稱為關格,係開合之機已廢,為陰陽離決的一種表現,當積極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