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老年群中97%患有脊椎疾病,近年來,又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在40歲以下的人群中,40%以上的人脊椎有各種疾病,兒童脊柱側彎症的發病率高達25%以上。有關調查顯示,中小學生中伏案學習不正確姿勢的約占總數的70%—80%,種種不良的姿勢都容易使脊椎長時間處於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脊椎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脊椎部的肌肉韌帶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而發生側彎。此外,人體代謝紊亂,特別是鈣、磷代謝和激素代謝失調,往往容易發生各種脊椎病。
1、不正確的姿勢,如坐姿、站姿、臥姿以及長時間以同一姿勢的伏案工作或其它勞動。
2、不合理的寢具都會引起韌帶、肌肉張力過大而勞損、椎間盤突出、小關節功能紊亂。
3、風寒、潮濕的侵襲,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變性。
4、外傷會使病情惡化,慢性的損傷逐漸引起病症加重。
5、心理因素及全身健康不佳,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脊椎病的症狀。
6、遺傳因素:脊椎病患者中大約有百分之一的患者為遺傳性。
7、職業因素:舞蹈家、長途司機、焊工、辦公室人員以及長期低頭工作的人等。
炎性脊椎病根據脊椎發病的部位不同,並發症也很廣泛。
1、吞咽障礙
吞咽時有梗阻感、食管內有異物感,少數人有惡心、嘔吐、聲音嘶啞、幹咳、胸悶等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前緣直接壓迫食管後壁而引起食管狹窄,也可能是因骨刺形成過速使食道周圍軟組織發生刺激反應所引起。
2、視力障礙
表現為視力下降、眼脹痛、怕光、流淚、瞳孔大小不等,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這與頸椎病造成自主神經紊亂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損有關。
3、頸心綜合征
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如中搏等)及心電圖ST段改變,易被誤診為冠心病。這是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所致。
4、高血壓頸椎病
可引起血壓升高或降低,其中以血壓升高為多,稱為“頸性高血壓“。由於頸椎病和高血壓病皆為中老年的常見病,故兩者常常並存。
5、胸部疼痛
表現為起病緩慢的頑固性的單側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檢查時有胸大肌壓痛。這與頸6和頸7神經根受頸椎骨刺壓迫有關。
6、下肢癱瘓
早期表現為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如踏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這是因為椎體側束受到頸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所致。
7、猝倒
常在站立或走路時因突然扭頭出現身體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倒地後能很快清醒,不伴有意識障礙,亦無後遺症。此類病人可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出汗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這是由於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所致。
脊柱炎並不僅是脊柱關節的病變。絕大多數可伴有全身各大關節受到侵犯,不同關節受累產生與該關節部位有關的疼痛與症狀。髖關節受累時病人可述說髖部疼痛,但有的患者往往訴說病側的腹股溝疼痛,早期可出現髖關節曲屈和活動功能受限,膝關節也可發生屈曲攣縮畸形,雖然少見,但也是此病致殘的原因之一。其它足趾關節可發生紅腫疼痛,但遺有畸形者少見,指關節腫脹疼痛為最少見。
此外,少數尚可見侵犯顳頜關節、肋椎關節、胸鎖關節的疼痛、腫脹或壓痛、肋椎關節受累尚可出現胸疼和呼吸的減弱,也可刺激肋間神經,引起肋間神經痛,左側肋間神經痛,有誤診為心絞痛者,值得注意鑒別。
在長時間低頭伏案之中,應該注意隔段休息,以避免循環不暢、筋脈勞損、肌肉痙攣而引發脊椎損害
1、一個姿勢的保持時間不應該超過兩小時,之後應該配合適當的頸部、腰部舒展活動,其運動時間可長可短,但必須長期堅持形成習慣同時,還要注意保暖
2、除了保持良好的站坐姿勢、避免疲勞外,睡眠時選擇良好的寢具也十分重要但症狀較輕的患者,可采取絕對臥床休息的方法
3、腰疼可以在睡覺時,將腰下墊點東西(毛巾之類的),使腰部稍微抬起一點,讓腰部保持人的生理曲線,經過這個治療方法,第二天起來時,他會感覺腰部是非常的輕鬆,其實保養和治療腰椎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的,利用睡覺時間,也能治療腰椎病
4、隻要減少久坐、久躺、多運動,注意風濕(保暖好腰部),在吃的方麵多吃蔬菜水果、多補充人體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增強體質,對腰部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炎性脊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症的肌電圖是由於不論是炎性脊椎病還是頸椎間盤突出症都可使神經根長期受壓而發生變性,從而失去對所支配肌肉的抑製作用。這樣,失去神經支配的肌纖維,由於體內少量乙酰膽堿的刺激,可產生自發性收縮。因此,在一側或兩側上肢肌肉中出現纖維電位,偶而出現少數束顫位。小用力收縮時,多相電位正常,不出現巨大電位。大用力收縮時,呈完全於擾相。運動單位電位的平均時限和平均電位正常。振幅為1~2毫伏。炎性脊椎病因椎間盤廣泛變性,引起骨質增生。損害神經根的範圍較廣,出現失神經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變的晚期和病程較長的患者,在主動自力收縮時,可以出現波數減少和波幅降低。而頸椎間盤突出症往往為單個椎間盤突出,其改變多為一側上肢,失神經支配的肌肉範圍呈明顯的節段分布。
CT業已用於診斷椎弓閉合不全、骨質增生、椎體暴破性骨折、後縱韌帶骨化、椎管狹窄、脊髓腫瘤所致的椎管擴大或骨質破壞,測量骨質密度以估計骨質疏鬆的程度。此外,由於橫斷層圖象可以清晰地見到硬膜鞘內外的軟組織和蛛網膜下腔。故能正確地診斷推間盤突出症、神經纖維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對於炎性脊椎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具有一定的價值。
有炎性脊椎病的患者應注意調整飲食生活,每日除了攝取優質蛋白質來補養肌肉組織外,還要大量攝取富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花生、大豆等,因為維生素B1有緩和神經痛的作用。維生素B1類食品和大蒜共用,效果更佳。此外,維生素E、鐵、鈣等都應有意識地補充。
1、膳食調理
炎性脊椎病是由骨質退化疏鬆、椎體增生等原因引起的,所以,患上炎性脊椎病的朋友平時應以富含鈣、維生素B族、維生素E,以及蛋白質的飲食為主。其中,鈣是大家都知道的,構成骨骼的主要成分,含鈣高的食物有牛奶、魚類、豬尾骨、黃豆、黑豆等,而蛋白質呢,也是形成骨骼、韌帶、肌肉所不可缺少的成分。維生素B、E則可緩解疼痛。解除疲勞。
2、飲食宜忌
除了上述提及的問題之外,炎性脊椎病患者的生活飲食就沒有特別的禁忌了。但頸推病患者不應因此放鬆。由於炎性脊椎病的調理周期非常長,所以平時飲食還是應該保持好良好的習慣,既不可偏嗜某一款食品,又要做到按時進食,別飽一頓餓一頓的。一般說來,以下食品應該少吃肥膩食品、生冷食品、辛辣食品以及油炸食品。酒水也不宜多喝。
臨床上對炎性脊椎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兩種方法即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主要是對症狀較嚴重的,經嚴格的非手術治療無效,身體尚能耐受手術的病人,非手術治療臨床方法常用以下幾種:
1、牽引
通過外加或者人體自身的重力將脊椎推體之間間隙增寬,這樣有利於突出髓核回複,恢複正常椎體排列,鬆弛韌帶緊張,從而減少對脊髓、脊神經根的壓迫、刺激。
2、微創療法
“鉤活術”,這種療法安全有效,它是用中醫的原理解除病灶周圍的壓力和張力,鬆解粘連的組織、肌肉、韌帶、筋膜達到立平衡的作用,最後達到治愈病症的目的。
3、固定製動
通過定型枕、頸圍、腰圍將頸椎、腰椎固定製動,能減少繼續損傷,有利十損傷修複。
4、手法推拿、按摩
通過特種手法將椎體、小關節恢複到正常生理位置及正常生理曲線從而達到康複的目的。 ”
5、物理治療
通過各種物理因子作用於人體(如紅外線、磁、電),起到消炎、止痛、加速恢複的目的、對改善臨床症狀是十分有效的。
6、封閉
將藥物分布於病患局部,效果比較明顯、但不宜長期使用。
7、藥物治療
通過服用或注射中、西藥,將藥物吸入人體。這樣用藥時間較長,且效果較差,副作用較大而不提倡過多、過廣和長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