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楊士瀛《仁齋小兒方論》:“脊疳者,蟲蝕脊膂,身熱羸黃,積中生熱,煩渴下利,拍背如鼓鳴,脊骨如鋸齒;或十指皆瘡,頻齧爪甲是也。”由於疳疾日久,消耗骨肉所致。
由於病因複雜,病情多變,故其分證甚多,其名亦雜。臨床多以五髒分證,其中尤以脾疳為常見。肝疳,則頰左生瘡,眼目赤爛,肢體似癬,兩耳前後、項側、缺盆、兩股結核,或咬指甲,搖頭側目,白膜遮睛,羞明畏日,肚大青筋等。心疳,則口舌蝕爛,身體壯熱,麵黃頰赤,或作腫痛,腹滿膈悶,或掌熱咽幹,渴喜飲,盜汗,咬齒虛驚。脾疳,則體黃而瘦,皮膚幹澀,頭不生發,或生瘡痂,或人中口吻赤爛,吐逆乳食,嗜土,腹大臍突,瀉下酸水,小便濁白,或合目昏睡等。肺疳,則鼻外生瘡,咽喉不利,頸腫齒痛,喘咳氣促,寒熱少氣,皮膚皺揭,鼻癢出涕,衄血目黃,小便混濁而頻數。腎疳,則腦熱吐痰,手足逆冷,肢體削瘦,夜則微寒發熱,滑泄腹痛,口臭作渴,齒齦潰爛,尻耳生瘡等。
1、脾疳;又名疳積,多由喂養不當引起脾胃虛損,營養不良。初期麵黃肌瘦、能食易饑、大便時幹時稀、睡眠不安、多汗、愛俯臥。應以消疳健脾為治,可用肥兒丸、參苓白術散治之。肝疳:又名風疳,多因肝經受熱所致。症見眼澀癢、搖頭揉目、麵色表黃、多汗、下痢頻多。治當清肝瀉熱,方用柴胡清肝飲。
2、心疳:又名驚疳,多由心經鬱熱而致。常見麵黃頰赤、壯熱、煩躁、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盜汗或虛驚。治當清心瀉熱。方用心導赤湯加減。肺疳:又稱氣疳,多因鬱熱傷肺而致。症見咳嗽氣逆、咽喉不利、多涕,或鼻下生瘡、壯熱憎寒等,治宜清肺瀉熱,方用瀉白散加味。腎疳:又名急疳,多由伏熱內阻,或由腎氣不足所致。出現形體贏瘦,齒齦出血或潰爛、寒熱時作、多汗、四肢無力等。治宜滋腎補脾,方用六味地黃丸主之。
脊疳是由於疳疾日久,消耗骨肉所致為髒腑精氣極度虧損之象,見於慢性重病患者預防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為主要措施
初期麵黃肌瘦、能食易饑、大便時幹時稀、睡眠不安、多汗、愛俯臥。常見麵黃頰赤、壯熱、煩躁、口舌生瘡、小便赤澀、盜汗或虛驚。可進行尿常規、血常規的檢查。
脊疳除了常規的治療外,還應注意根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症製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脾疳治當清肝瀉熱,方用柴胡清肝飲。心疳治宜滋腎補脾,方用六味地黃丸主之。其他,治宜消疳為主,用方隨證選用,如蘆薈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