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腳氣在全世界廣為流行,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更為普遍。在我國,腳氣的發病率也相當高。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從而缺乏抑製皮膚絲狀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這些部位的皮膚汗腺卻很豐富,出汗比較多,加之空氣流通性差、局部潮濕溫暖,有利於絲狀真菌的生長。此外,足底部位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豐富營養物質,有利於真菌的生長。
婦女在妊娠期間,由於內分泌的變化,引起皮膚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腳氣。肥胖者因趾間潮濕,汗液浸漬易患足癬。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禦功能,也是誘發腳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腳氣。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腳氣的易感性。
腳氣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
腳氣合並有身體其餘部位皮膚癬菌感染。由於長期患腳氣或者因手搔抓後的自體接種,腳氣患者可合並有甲癬、手癬、體股癬等。合並甲癬時,甲板渾濁,不透明,呈雲霧狀、汙漬狀,表麵失去光澤。
腳氣患者還易合並細菌感染。此時局部分泌物增多,並且可出現淡黃色膿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紅、腫、熱、痛。如果沒有及時適當抗炎治療,則可能會出現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窩織炎等。
(1)性淋巴管炎
俗稱紅線,中醫為“紅線疹”,經是因為化膿菌從破損的皮膚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症
(2)丹毒
丹毒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急性炎症。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稱為“流火”。它是由於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損傷的皮膚侵入中型或細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症。
(3)蜂窩織炎
中醫稱瘭疽,一般為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腸杆菌等引起的疏鬆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症。這種病變可發生在皮膚較淺的部位,也可發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間的較深部位。
腳氣的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足蹠及邊緣,劇癢。
1、皮疹發生於足底、足緣、足弓和趾間及趾屈側麵。
2、常於複季發病或加重,冬季減輕。
3、皮疹形態分為水皰型、糜爛型、鱗屑型三種類型。各型可互相轉化,也可同時存在,不過某一時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現為主。
⑴水皰型:多發於足弓和趾側。表現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如粟粒大小,皰壁一般比較厚,破潰或吸收後有少許鱗屑。自覺瘙癢明顯,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針挑水皰而繼發感染。
⑵糜爛型:發生於趾間,尤以第三、四趾間最常見。表現為局部表皮濕潤,浸漬發白,自覺劇癢。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損剝落而露出潮紅的糜爛麵,此時則瘙癢並有灼熱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繼發感染。
⑶鱗屑型:發生於足底、足緣。表現為角化過度、幹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自覺微癢或不癢。冬季則皸裂疼痛。
4、病程緩慢,通常多年不愈。
5、可作真菌直接鏡檢或真菌培養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1)預防腳氣病重要措施之一為加強糧食加工的衛生監督和指導,防止穀物輾磨中硫胺素的過程耗損另外應加強營養衛生的宣教,尤於產米地區及以米為主食者,強調儀器品種多樣化及平衡性膳食的重要意義
2)體內不能製造硫胺素,貯備量也有限,人的腸道細菌雖能合成硫胺素,但數量很少而且主要為焦磷酸酯型,腸道不易吸收故必須每日從食物中攝入維生素B1天然食品中硫胺素含量每100克中以豬肉最高0.5~1.2mg(其它肉類為0.1~0.2mg),豬肝0.4mg,黃豆0.8mg,糙秈0.34mg,止白粳0.13mg蔬菜、果品、蛋類每100克中含硫胺素不大於0.1mg故肉類、豆製品皆為硫胺素很好的來源對孕婦、乳母、青少年、體力勞動者宜增添這類食品腳氣病流行地區可分發預防劑量的維生素B1日常服用
3)維生素B1的每日需要量為嬰兒0.5mg,兒童1~1.5mg,孕婦和乳母2~3mg
4)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能對抗硫胺素的生理作用,阻礙丙酮酸的氧化過多量的葉酸或煙酸都會阻礙硫胺素在肝內的加磷作用利尿劑可使硫胺素的排泄增加上述情況應予注意以避免醫源性腳氣病的發生或加重
腳氣的檢查需取新鮮水皰的皰壁或深層皮屑進行真菌鏡檢,可發現菌絲與孢子。主要依據其臨床表現與真菌學檢查,一般診斷並不困難。必要時可重複真菌檢查。應與蹠部膿皰病、汗皰疹和濕疹相鑒別。
腳氣病患者首先宜多吃各種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以補充多量的硫胺素,成人每日一般約需1.5毫克,包括各種粗糧、穀類、花生、黃豆、糙米等。適宜吃高蛋白質食品,每日每千克體重1.5克,可選用各種動物性食品,如蛋類、乳類、魚類以及豆製品等。
1、主食及豆類的選擇:未被精磨的小麥粉、大豆粉、小米、玉米、大米等。
2、肉蛋奶類的選擇:瘦豬肉、豬肝、雞肝、蛋類等。
3、蔬菜的選擇:蘿卜、茄子、白菜、冬瓜等。
4、水果的選擇:蘋果、梨、葡萄等。
5、其他:葵花籽、花生、腰果、杏仁等。
腳氣的治療一般使用抗真菌藥,如咪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療時常采用外塗加內服的"1+1"療法(如口服並外用比萘芬1周)。還可選用局部外用角質溶解劑如水楊酸。
1、腳氣要及早治療,腳氣不但會影響日常生活,而且會引發丹毒等嚴重性疾病。
2、要選用正確的藥物治療腳氣,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應該的使用抗真菌藥。外用膚輕鬆,皮炎平軟膏等藥物有時會適得其反,幫助腳氣擴展。
3、不要自行停止用藥。不能以是否瘙癢減輕作為治愈標準,要用藥到殺死真菌為標準。
4、治療期間,患者換下來的襪子、內衣和床上用品應用熱水(60℃以上)燙洗,以減少傳染可能。
5、腳氣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就不能按一般腳氣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溫敷可消炎消腫,必要時還要全身投用抗生素,並按照醫生囑咐適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