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結膜炎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眼病,可致暴發生性流性,曾引起世界流行。由於感染的病毒類型不同,其表現也稍有不同。傳染源都是通過被汙染的洗臉用具或遊泳池,水是傳染媒介,遊泳池是傳染的重要途徑。
臨床表現為初起病時有眼瞼紅腫,結膜充血與水腫,自覺有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等,分泌物為水樣。部分病人角膜上出現點狀浸潤或彈力層下有數目不等灰色浸潤點,影響視力。
引起細菌性結膜炎的細菌以前以淋球菌多見,而現在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和大腸杆菌也不少見。
細菌感染的來源,淋球菌與衣原體相同,主要來自父母,其他細菌可在胎兒經陰道分娩時感染,但大部分是由於接觸嬰兒的人(如父母和醫務人員)手被細菌汙染所造成。
細菌感染的潛伏期約為12~48小時,所以發病較早,在生後2~3天症狀較重,眼瞼浮腫、結膜充血、分泌物為膿性。炎症可累及角膜,甚至造成角膜潰瘍、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