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已經成為了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個飯桌禮儀,而在喝酒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酒量把控喝酒的度。因為對於酒量不好的人來說,如果喝酒過量的話,會引起酒精中毒。因此也有許多人會對酒量的好壞感到疑惑,一個人產生酒量不好這種現象的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酒量大小,難以簡單表述,其差異不僅表現在人類個體之間,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體質、情緒、環境狀態下,酒量也大相徑庭。當然與酒品質、種類不無關係。
概而言之,判斷一個人的酒量大小可“以貌取人”,身體重的人較瘦子酒量較大;肌肉結實的比身寬體胖的酒量大;男性較之女性酒量大。但也常常出乎意表,有失之子羽的時候。究其原因與體內酶作用有關,也有人認為與遺傳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酶作用說認為攝取酒精以後在人體內的代謝,是由肝髒承擔的。酒精被吸收後進入肝髒,由肝髒細胞中的乙醇脫氫酶ADH催化作用下,將乙醇轉化為乙醛。乙醇脫氫酶對血液中低濃度的乙醇有極強的催化能力,在酒精代謝上作用極大。在此之後,則有乙醛脫氫酶將乙醛氧化為乙酸,繼續水解,最終產物為水和二氧化碳。經過如此轉換,乙醇被人體吸收後絕大部分被氧化為水和二氧化碳從而排出體外。後一個轉化遠遠不如乙醇脫氫酶將乙醇轉化為乙醛容易。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含量高的人,能將酒精及時地分解為無害而且易於排除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對乙醇的適應性強,換句話說,體內這兩類酶多者,其酒量就大;體內這兩類酶少者,其酒量就小。另外,據有人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乙醇脫氫酶含量差別並不懸殊,乙醛脫氫酶則相差甚大,這被認為是酒量不同的重要原因。我也見過許多不善飲酒的人,原本一飲輒醉,臉紅如關公,暈陶陶不知所往。後來經過逐漸適應,變得酒量大增,堪稱海量。可能是體內乙醇、乙醛脫氫酶增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