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人體經常會在流汗。雖然我們都對於流汗都習以為常了。但您可還是要注意。並不是流汗都是正常的。有些流汗過多就可能是身體疾病發出的提示。所以,您對於自己的身體就得好好的把握。就像大汗淋漓,如果不是通過勞動或者溫度過高而至,那麼,這就可能有問題了。而大汗淋漓的原因有哪些呢?小編這就為您好好的介紹!
引起多汗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發作時可以交感神經過度興奮症狀為主要表現,發作時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出大量腎上腺素可導致病人麵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二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簡稱為甲亢。
怕熱多汗是這一疾病的特征之一,而且還表現為精神緊張、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難以入睡等症狀。另外,患了甲亢,食欲增大,吃得多,人反而消瘦。甲亢時胃腸功能增強,多數患者大便次數增多,同時有心慌、工作效率下降等症狀。
三是嗜鉻細胞瘤。
嗜鉻細胞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出汗具有陣發性,有時也可以持續出汗,但陣發性發作時麵部潮紅或變白可同時發生。還會出現心慌、手顫、四肢發涼等。但本病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以及因此而引起的頭痛症狀。
四是糖尿病。
糖尿病由於合並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也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但患者同時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通過血糖檢查和尿糖檢查,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中醫學認為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象,又是驅邪的一種方法。通常在溫度升高或體內產熱增加時,人體就以出汗的方式增加散熱,以維持正常體溫。如果不出汗,生理失常就出現病態;汗出太多,損傷精血,疾病因而產生。
對汗與多汗症的認識:中醫對“汗”曆來都很重視,二千年前的內經就有記載,如《素問?宣明五氣篇》說: “五藏化液;心為汗”;《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於陰謂之汗”;《靈樞?營衛生會篇》又說:“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說明汗與陰血、津液、陽氣關係密切,汗液為津液化生,血與津液同出一源,即所謂“汗血同源”。若陰血津液虧虛,則汗源不足,導致少汗或無汗,同時汗出過多,則必損傷陰血、津液,必致生他變。故中醫對“多汗症”十分重視。如仲景在《傷寒論》中把“汗”的辯證施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指出“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等等教誡,可見 “汗血同源”、“汗為心之液”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以上就是對於大汗淋漓的原因介紹,您還滿意嗎?在此,小編提醒各位,這個流汗過多裏麵鹽的成分會比較多。所以,為了達到人體的滲透壓,您最好就是及時的喝一些鹽水和一些補鈣的東西。希望,小編說的對您有一定的幫助,也希望您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