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和直腸癌有很多相似之處,臨床上也有不少誤診情況的發生,人們對待痔瘡一般比較遲緩,總是愛延遲治療;而直腸癌切記不可以這樣,一旦延誤了治療,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痔瘡和直腸癌的區別。
痔瘡和直腸癌的區別:
便血:痔瘡與直腸癌最突出的相似症狀就是血便,而且往往便的都是新鮮血。特別是直腸息肉和直腸癌早期(晚期腫瘤出血壞死可能有膿血便),除血便外無其他不適,很容易誤以為是痔。另外直腸息肉或直腸癌容易壓迫直腸靜脈,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而繼發痔瘡。但二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直腸癌的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血色暗紅,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隻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如果癌腫瘤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但痔瘡便血常見的是鮮紅的血,不與糞便相混而是附於糞塊表麵;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的滴血,嚴重的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排便困難:痔瘡不會引起排便困難,尤其是大便變細,即使是痔核脫出,也隻表現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願用力解大便,一旦水腫及炎症消退後,立即可恢複正常。而直腸癌的患者,早期即可出現排便困難,大便變細,伴有腹部膨脹,陣發性腹痛,有時甚至可感到腸子的叫鳴音,症狀一旦出現,一般不會自行緩解,且常呈進行性加重。反反複複的腹瀉或便秘交替出現。大便變細,像筆杆一樣,或大便有溝槽等,也是大腸癌常有的症狀。
腫塊:直腸癌患者體內的腫塊往往不會縮小,隻會逐漸長大,呈菜花樣,淡紅色,觸之易出血;而痔瘡水腫所出現的腫塊往往是光滑的,呈暗紅色或暗紫色,觸之不易出血。
其他:直腸癌晚期有時會因為腫瘤侵犯了周圍組織而表現出相應的症狀,如侵犯了膀胱,可引起尿頻,骶前神經被侵犯後會出現劇烈持續的疼痛,如移到肝髒,可出現肝腫大、黃疸,並有貧血等現象,而痔瘡就不會有這些表現。此外,若是痔瘡服用治療痔瘡的藥物症狀能緩解,而直腸癌則無效。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已經清楚了,直腸癌和痔瘡的區別所在;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痔瘡還是直腸癌,大家都應該引起重視,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