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運動過後,我們都必須及時地補充與恢複所消耗的營養,足球運動是一項非常耗費體力的運動,那足球運動員是如何補充營養的呢?良好的營養補充,對下一次足球運動的成效有很大的影響,下麵就給大家講解,足球運動員應該如何補充營養。
進行激烈足球運動後的營養補充著重於三方麵:
1、補充因流汗而損失的水份和電解質
2、補充運動中消耗的肝醣(glycogen)
3、修複受傷的肌肉和組織
一、電解質的補充:
汗液中主要的電解質是鈉和氯離子,還有少量的鉀和鈣。除了非常長時間的運動,例如鐵人三項,或是在酷熱的天氣下連續劇烈運動數小時以上,大部分的運動員隻會流失體內非常小部份的電解質,體內儲存的電解質會自動的釋放到血液中,維持電解質的恒定。因此在運動後不需要特別補充電解質。對於前述的例外情形,可以在運動後以稀釋的鹽水,或是運動飲料補充水份和電解質。
訓練有素的運動員或是常在酷熱天氣下運動的人,汗液中的電解質含量會變得比較少,因為身體有自動適應的機能,傾向於保存電解質,所以即使流汗的量和平常人一樣多,但是流失的電解質比較少。
二、水分的補充:
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大量的水份經由汗水流失,脫水會影響運動的表現,即使流失體重1%的水份,體溫會變得更高,比較容易疲勞。而損失體重3%的水份,就會顯著的影響運動的表現。即使在運動中就已經補充水份,但是通常都少於流失的量,因此在運動後,絕大部分的運動員都處於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態,需要積極的補充水份,為接踵而來的比賽做好準備。
想要知道到底在運動中流失了多少水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運動前和運動後的體重差別,每減少一公斤的體重,就表示至少需要補充一公升的水,甚至於更多,因為在運動後仍然會持續的流汗和排尿。比賽後可能無法很方便的測量體重,可以在練習時仿真比賽的情形,然後測量體重的減少,做為比賽後補充水份的依據。
若是不方便測量體重,也可以根據口渴的感覺喝水。但是人類的口渴感覺並不靈敏,即使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仍然不會覺得口渴,或是雖然喝進去的水並不足以完全補充流失的水份,但是已經足以紓解口渴。所以即使已經不覺得口渴,至少還需要再喝2~3杯的水,才能補充足夠的水份。
另一個明顯的指針是排尿的情形,如果在運動後1~2小時中,排尿量很少或是完全沒有,而尿液的顏色很深,表示身體仍然處於缺水的狀態,需要趕快補充水份,直到排尿量恢複正常,而且尿液顏色變成很淡或是無色,這才表示身體已經有了足夠的水份。
三、醣類的補充:
肝醣是運動時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存在於肌肉和肝髒中。肌肉中的肝醣隻能供給肌肉細胞所用,而肝髒中的肝醣可以以葡萄糖的形式釋放到血液中,供給肌肉以及身體其它器官所需。體內肝醣存量不足以應付運動所需是造成疲勞、運動表現降低、無法持續運動的原因之一,運動後體內的肝醣存量顯著的降低,若是沒有積極的補充,下次運動時的表現就會受到肝醣不足的影響而降低。
研究顯示,在運動後的兩小時內,身體合成肝醣的效率最高,兩小時後則恢複到平常的水準,因此如果在運動後迅速補充醣類,就可以利用這段自然的高效率時段,迅速的補充體內消耗的肝醣。如果下次訓練或比賽是在10-12小時之內,這段高效率期間特別重要,因為如果錯過這個時段,即使在後續的時間吃進了足夠的醣類,身體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完全補充消耗的肝醣,使得體內的肝醣存量一次比一次降低,越來越容易感覺疲勞。若是下一次運動在24-48小時之後,即使錯過這段時間,接下來隻要著重於高醣類的食物,仍然有足夠的時間補充所有消耗掉的肝醣。
一般的建議是在運動後15-30分鍾之內吃進50-100克的醣類(大約是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一克醣類),然後每兩小時再吃50-100克醣類,直到該運動員有時間吃正餐為止。正餐以及其它運動期間的飲食也應該以富含醣類的食物為主。
四、肌肉和組織的修複:
即使是沒有身體接觸的運動也會造成肌肉纖維和結締組織的傷害,運動後的酸痛部份是來自於受傷的肌肉組織,身體接觸性的運動,例如籃球、足球、橄欖球,會造成更多的肌肉損傷。運動後迅速的補充蛋白質有助於修複受傷的肌肉和組織,受傷的肌肉合成和儲存肝醣的效率也會降低,因此參予身體接觸性運動,或是比賽後受傷的運動員,需要補充更多的醣類,也更需要把握運動後兩小時的那段高效率期間,有效的補充體內消耗掉的肝醣。
溫馨提示:以上四項都是作為運動員最為重要的營養成份,所以我們在踢完球後,第一時間就是水分的補充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補充水分時,不能用冰水代替,那樣是極不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