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作者:小幺女  時間:2016-06-21 17:22:15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孕期補鈣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孕婦學校和產檢醫生都會強調孕婦要注意補鈣,不過仍然有一波又一波“不明真相”的新媽媽湧現,為啥要補鈣呢?吃鈣片會不會胎盤鈣化?喝豆漿能不能補鈣呢?

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女性在懷孕期間,身體會流失大量的鈣,因為胎兒發育所需要的鈣全部來源於母體。如果孕婦輕度缺鈣,機體會調動母體骨骼中的鈣來保持血鈣正常,如果孕婦嚴重缺鈣,就會出現腿抽筋的現象,甚至引起骨軟化。胎兒就是個強盜,會不斷地搶走你的鈣質,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出現腿抽筋的現象,說明已經缺鈣很嚴重,如果骨鈣流失10%以上,就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到時候生完孩子你可能會發現身高從1.6米變成1.58米。”此外,母體鈣缺乏還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出生後容易出現顱骨軟化、骨縫寬、囟門閉合異常等異常現象。

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注意!孕期這樣補鈣不“靠譜”

孕婦在懷孕早期鈣的標淮供給量為每日800毫克,懷孕中期為每日1000 毫克,懷孕晚期為每日1200毫克。孕期主要通過飲食來攝入鈣質,有的媽媽通過喝牛奶補鈣,有的媽媽通過吃豆製品補鈣,有的媽媽甚至通過吃蝦皮或芝麻醬來補鈣……很多淮媽媽的很多補鈣方法並不靠譜,非常容易鈣質攝入不足。

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芝麻醬補鈣小心過胖

由於每100克芝麻醬含有1170毫克的鈣質,芝麻醬也被譽為補鈣的最佳食物,但是芝麻醬的熱量非常高,如果每天吃大量芝麻醬非常容易導致肥胖。

蝦皮補鈣小心水腫

蝦皮含鈣量也很高,每100克蝦皮含有991毫克的鈣質,問題是每天吃100克也就是2兩蝦皮簡直難以想像,就算啃得下去,由於蝦皮鹽分太高,非常容易水腫。

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豆製品補鈣小心胎兒過大

不少媽媽不愛喝牛奶,於是改喝豆漿或是吃豆製品來補鈣,但是豆漿的鈣含量是非常低的,隻有10毫克/100 克,豆腐雖然鈣含量稍高(116-138毫克/ 100 克),但最大的問題是蛋白質含量過高,每天吃這麼多的豆製品非常容易導致胎兒過大。

骨頭湯補鈣可以忽略不計

用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湯中的含鈣量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頭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另外,肉骨頭湯中脂肪量很高,喝湯的同時也攝入了脂肪,孕媽小心肥胖哦。

飯後吃鈣片等於沒吃

由於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陳沁提醒不要在飯後吃鈣片,否則不僅不吸收還容易便秘,吃鈣片的最佳時間應該是晚上睡覺前吃,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營養師推薦的孕期補鈣方案

那麼,應該如何在孕期合理補鈣呢?陳沁醫師給我們指出了舉了一套孕期補鈣的方案。孕婦攝入鈣質可分為4個來源:膳食每日300-400毫克,牛奶580毫克/500ml,多維片每日100-250毫克,鈣片每日300毫克或600毫克。

孕早期補鈣方案:每日需8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1杯奶(250ml)

孕中期補鈣方案:每日需10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2杯奶(500ml)+多維片,或是正常飲食+1杯奶+鈣片(300mg)

孕晚期補鈣方案:每日需1200毫克,可安排為正常飲食+1杯奶(250ml)+鈣片(600mg),孕晚期可以適當少喝奶類,因其容易導致體重增長過多。

需要注意的是,補鈣也不宜過量,按需求量進行補充即可。由於合理飲食跟個體的關係較大,淮媽媽也可自行安排或是在營養醫生的指導下安排。

延伸閱讀:孕期如何補鈣效果好?

(一)少量多次補鈣效果好

這樣比一次大量補鈣吸收效果好。在吃鈣片的時候,可以選擇劑量小的鈣片,每天分兩次或三次口服。同樣500毫升牛奶,如果分成2~3次喝,補鈣效果要優於1次全部喝掉。

孕期不補這物,小心產後1.6米變1.58米

懷孕期間 準媽媽如何正確補鈣

(二)擇最佳的補鈣時間

鈣容易與草酸、植酸等結合,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補鈣最佳時間應是在睡覺前、兩餐之間。注意要距離睡覺有一段的時間,最好是晚飯後休息半小時即可,因為血鈣濃度在後半夜和早晨最低,最適合補鈣。

(三)是最好補鈣方式

用1公斤肉骨頭煮湯2小時,湯中的含鈣量僅20毫克左右,因此,用肉骨頭湯補鈣是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另外,肉骨頭湯中脂肪量很高,喝湯的同時也攝入了脂肪,孕媽咪可不要將此作為唯一補鈣方式哦。

(四)適量的室外活動

維生素D能夠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室外活動可以獲得更多的日照,每天隻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服用過量反而會引起食欲減退、乏力、心律不齊、惡心、嘔吐等副反應。

(五)一定要注意補鈣安全

孕媽咪一定要注意補鈣安全,要科學補鈣,千萬不要盲目補鈣。

影響鈣吸收的克星

1:草酸——菠菜、莧菜、竹筍等蔬菜:懷孕後,很多孕媽咪開始注意多吃蔬菜水果。但是,有些有澀味的蔬菜含有草酸,草酸在腸道中可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澱,影響鈣的吸收。因此,建議孕媽咪每天吃蔬菜、水果500~750克即可。也可以將這些蔬菜用水先焯一下,去掉澀味後再烹飪。

2:植酸——大米、白麵:大米和白麵中所含的植酸,與消化道中的鈣結合,產生不能為人體所吸收的植酸鈣鎂鹽,大大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因此,孕媽咪可先將大米用適量的溫水浸泡一會,這樣米中的植酸酶將大部分植酸分解;而發酵後的麵食分泌出植酸酶也能將麵粉中的植酸水解,避免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

3:磷酸——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等: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鈣∶磷比例是2∶1,然而,如果孕媽咪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可樂、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動物肝髒、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使鈣∶磷比例高達1∶10~20,這樣,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4:鈉——鹽:孕媽咪攝入過多鹽分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同時還可能導致人體骨骼中鈣的更多流失。這是因為鹽中含有鈉,而腎髒每天要把多餘的鈉排出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就會同時耗損26毫克的鈣。所以孕媽咪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

5:脂肪酸——油脂類食物: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尤其飽和脂肪酸)在胃腸道可與鈣形成難溶物,使鈣的吸收率降低。因此,孕媽咪要合理安排好膳食,不要吃過於油膩的東西。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