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性食管炎能自愈嗎,能治好嗎

作者:tingting  時間:2018-05-18 11:20:3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黴菌性食道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多是由於使用抗菌素抑製體內細胞的正常運作,使食道屏障受損,引起感染,而誘發的疾病,尤其中老年人營養不良,身體抵抗力低,加上其他疾病的困擾而消化身體的能量,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殺菌功能弱,麵對這種疾病有哪些治愈療法呢?

黴菌性食管炎能自愈嗎,能治好嗎

黴菌性食道炎能治好嗎

1、黴菌性食道炎能治好嗎

黴菌性食管炎在臨床上也比較為常見,主要為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有時與其他黴菌合並致病。黴菌存在於正常人體內,在人體內生態平衡紊亂,可成為致病菌。

常見病因有:長期應用大劑量抗生素,服用抑製胃酸分泌的藥物等,均促使黴菌過度生長,增加感染黴菌的危險性。

食管黏膜遭受損傷或受酸的刺激,如放射治療,抗癌藥物等,破壞了黏膜屏障,易於黴菌感染。

機體免疫功能遭受損害時,如大劑量激素治療惡性腫瘤、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糖尿病、妊娠、潰瘍性結腸炎、腎功能不全等均增加食管對黴菌的易感性。

傳統方法治療黴菌性食管炎的弊端:

傳統中草藥:中草藥難以殺滅有害菌,見效慢,治療周期長,現代社會農藥,化肥,汙染等因素使中草藥藥性受到影響。

抗生素:麵對有害菌瘋狂侵害,科學家們發現了青黴素等抗生素,可抗生素在滅殺有害菌的同時也錯殺了腸胃必須的有益菌,破壞腸胃微生態,降低腸胃免疫力,並產生耐藥菌。黴菌性食道炎能治好嗎

黴菌性食管炎能自愈嗎,能治好嗎

2、什麼是黴菌性食道炎

黴菌性食管炎應防治相結合,特別應預防醫源性因素所致的感染,嚴格掌握抗生素、激素使用的適應證,以減少該病的發生。人們也稱其為黴菌性食道炎。

3、黴菌性食管炎的病因介紹

長期大劑量應用廣譜抗菌素,使機體內敏感的細菌被抑製,破壞了機體平衡,如某些可以產生抗黴菌物質的革蘭氏陰性杆菌被抑製,黴菌繁殖速度就會加快。

長期應用大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促使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解,抗體減少,增加了黴菌的毒素作用。

大劑量放射線照射及使用免疫抑製劑,引起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數量下降,甚至直接損傷正常組織和細胞,從而為黴菌感染創造條件。

營養不良、年老體衰、消耗性疾病、手術等都會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低下及白細胞吞噬、殺菌功能降低。

黴菌性食管炎能自愈嗎,能治好嗎

食管炎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陳皮(去白)、半夏(湯泡10次)、蒼術(米泔浸)、川芎各3克,赤茯苓、梔子(炒)各fl克,香附6克,甘草(炙)、砂仁(研細)各1.5克。

做法:上藥細切,加生薑3片,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 (加減)氣鬱者,加烏藥、木香、檳榔、紫蘇、幹薑、倍香附、砂仁;濕鬱者,加白術、倍蒼術;熱鬱者,加黃連、倍梔子;痰鬱者,加南星、枳殼、皂角;血鬱者,加桃仁、紅花、牡丹皮;食鬱者,加山楂、神曲、麥芽。黴菌性食道炎能治好嗎

偏方二

材料:半夏、茯苓各12克,厚樸、生薑各9克,蘇葉6克。

做法:上藥用水7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4次,日3次,夜1次,溫服。

偏方三

材料:人參、官桂、甘草各9克,半夏、桔梗、枳實、陳皮、桑白皮、青皮、麥門冬、大腹皮各15克,紫蘇子、香附子、茯苓各18克,木香12克。

做法:上藥為散。每次24克,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克,大棗5枚,燈心20根,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食管炎的症狀

食道炎的症狀在發病的時候,最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在患者平時就餐的時候,總是以吞咽疼痛、困難、心口灼熱甚至是患者的胸骨後疼痛的厲害,當食道炎嚴重時可引起食道痙攣及食道狹窄。當食道下端因發炎導致粘膜變性繼而長出胃的柱狀上皮細胞時叫做巴洛氏食道。黴菌性食道炎能治好嗎

正常情況下,胃酸是不會反流到食道的,食道下半段有一處高壓區,阻擋胃酸向食道反流,如果賁門因故變鬆,高壓區的壓力會下降甚至消失,胃酸、膽汁就會反流到食道,對食道粘膜刺激強烈,引發食道炎。餐後平躺,進食過量,甜食或油膩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引起胃裏的東西向食道反流。

當感到“燒心”,或“心口疼”,喝熱水或吃刺激性食物時胸骨後痛感明顯,都是食道炎的症狀。還有吞咽食物感到發噎,是由於食道水腫,食道內變窄或食道壁因炎症刺激而發生痙攣性收縮所致。食道炎應及時診治,不然會惡化以至於發生食道粘膜潰瘍,還會嘔血或便血。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