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的症狀有哪些

作者:wangyue  時間:2018-06-19 19:04:0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我們常聽說中醫上講的脾胃不和,卻不怎麼聽到肝胃不和這個概念。肝胃不和指的瘀滯的肝氣使得胃功能失調,從而導致胃酸、胃痛等胃部種種不適及情緒上的抑鬱,肝胃不和包括肝氣犯胃和肝胃鬱熱兩種。肝胃不和的人往往存在手腳冰涼、消化不良、兩脅竄痛等現象,有的人還常常莫明發火,極其容易被激怒。

肝胃不和的症狀有哪些

一、什麼是肝胃不和

肝氣瘀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胃脘、脅肋脹滿疼痛,噯氣、呃逆、吞酸,情緒抑鬱,不欲食,苔薄黃,脈弦等為常見症的證候。包括肝氣犯胃和肝胃鬱熱。

二、病因病機

情誌不遂,氣鬱化火。寒邪入侵肝胃,肝失疏泄而引起胃失和降的證候。本證屬實,病位在肝、胃。

肝胃不和的症狀有哪些

三、臨床表現

噯氣、呃逆,手腳冰涼,吞酸嘈雜,食入不化,胃脘飽脹疼痛,引及兩脅竄痛,喜怒無常,煩躁易怒,弦脈脹痛。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四、鑒別診斷

本證的肝氣犯胃型當與脾胃濕熱證相辨別,兩者均可出現胃院脹痛,曖氣吞酸,呃逆嘔吐等症,但肝氣犯胃常因情誌不暢誘發,而脾胃濕熱則沒有情誌誘因,並且脾胃濕熱腹痛不明顯,而表現為脘腹痞悶,脹滿不適,納呆厭食等證。舌脈上,肝氣犯胃多偏弦脈,舌淡,苔薄白;而脾胃濕熱多表現為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肝胃不和的症狀有哪些

五、施治要點

1.本證係肝胃同病,氣機失常,故本證治療的關鍵是疏肝理氣,和胃降逆。

2.由於情誌異常是本證發生的重要誘因,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情誌調理。

3.在本證的治療中要注意兼顧脾,但應與肝氣乘脾證相鑒別。

4.若嘔吐甚者,津液耗損,要注意顧護胃陰。

六、辨證施治

1.內治法

治則:疏肝解鬱,理氣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

2.外治法

(1)外敷生薑、胡椒適量研末,酒調,外敷臍、腹部,適用於胃脘痛甚者。

(2)針灸療法

①針刺取內關、期門、中脘、太衝等穴,瀉法,留針15~20分鍾,每日1次。

②耳針取胃、肝、皮質下,中等刺激,留針20~30分鍾。

3.飲食療法

1.橘皮粥:橘皮切碎,同米煮粥食用。

2.薤白粥:薤白10克、大米50克,如常法煮粥食之。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