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間質瘤病理是什麼

作者:zllwin  時間:2015-04-22 19:08:25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胃腸道間質瘤是一種像癌症的疾病,這種疾病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出現,幾乎成為了許多人的噩夢,雖然這種疾病的危害不及癌症等,但是這種疾病的病痛程度絲毫不亞於癌症,治療起來也非常的困難,要治療首先要了解胃腸道間質瘤病理,

在大體標本中,胃腸道間質腫瘤直徑從1-2cm到大於20cm不等,呈局限性生長,大多數腫瘤沒有完整的包膜,偶爾可以看到假包膜,體積大的腫瘤可以伴隨囊性變,壞死和局灶性出血,穿刺後腫瘤破裂,也可以穿透黏膜形成潰瘍。腫瘤多位於胃腸黏膜下層(60%),漿膜下層(30%)和肌壁層(10%)。境界清楚,向腔內生長者多呈息肉樣腫塊常伴發潰瘍形成,向漿膜外生長形成漿膜下腫塊。臨床上消化道出血與觸及腫塊是常見病征。位於腹腔內的間質瘤,腫塊體積常較大。腫瘤大體形態呈結節狀或分葉狀,切麵呈灰白色、紅色,均勻一致,質地硬韌,黏膜麵潰瘍形成,可見出血、壞死、粘液變及囊性變。顯微鏡下特點,70%的胃腸道間質腫瘤呈現梭形細胞,20%為上皮樣細胞,包括梭形/上皮樣細胞混合型和類癌瘤/副神經節型,目前學術界公認非梭形/上皮樣細胞的細胞學形態可基本排除胃腸道間質腫瘤的診斷[2]。胃腸道間質腫瘤的免疫組織化學的診斷特征是細胞表麵抗原CD117(KIT蛋白)陽性,CD117在胃腸道間質腫瘤的細胞表麵和細胞漿內廣泛表達,而在所有非胃腸道間質腫瘤的腫瘤細胞內均不表達,CD117的高靈敏性和特異性使得它一直是胃腸道間質腫瘤的確診指標[3]。CD34是一種跨膜糖蛋白,存在於內皮細胞和骨髓造血幹細胞上,它在間葉性腫瘤的表達有一定意義,CD34在60%~70%的胃腸道間質腫瘤中陽性,但由於它可在多種腫瘤中表達,僅對胃腸道間質腫瘤有輕度的特異性,平滑肌肌動蛋白(SMA)、結蛋白(典型肌肉的中間絲蛋白)及S-100(神經標誌物)一般陽性率分別是30%~40%、1%~2%(僅見於局部細胞)及5%,均沒有診斷的特異性。胃腸道間質瘤病理是個非常複雜描述,一般人不一定能夠看的懂,所以,有胃腸道間質瘤病症的患者應該在第一時間去意見檢查,確定病症原因,找出最合適的治療辦法,同時在醫生的囑咐下進行一些康複訓練。最後,保持樂觀的心情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