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關係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1-05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糖尿病和心肌梗塞同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而且它們之間還有一些潛在的關聯,隨著心肌梗塞患者的不斷增加,人們對此的關注才逐漸加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相當高,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預防,以下是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相關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糖尿病神經病變 心髒損害“悄無聲息”

據某醫院心病科主任王振濤教授介紹,該患者有較長的糖尿病史,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對心血管的損害就已經開始。因為這種損害是緩慢發生的,同時可能合並了糖尿病的神經病變,使患者對疼痛的感覺不明顯。這種神經病變對於患者來說是很危險的,因為心髒病的疼痛對人體起保護作用。如果一點感覺都沒有,一旦發生嚴重的疼痛,就可能是心肌梗死。由於患者的神經末梢受到損害,感覺遲鈍,在平時出現心肌缺血的時候不易察覺,我們稱之為無痛性心絞痛。

 

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

王振濤說,近年來,專家已經把糖尿病看做心肌梗死的等危症,也就是說得糖尿病的危險相當於得過一次心肌梗死,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極易並發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那麼,為何糖尿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患心血管並發症呢?這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代謝紊亂性疾病,不僅會影響糖類的代謝,導致高血糖,還會影響蛋白質和脂質代謝,導致脂代謝紊亂和高脂血症,從而導致血管壁損傷、狹窄,誘發冠狀動脈硬化,發生冠心病。其心肌梗死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遠較無糖尿病患者高,且發病早。

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會有胰島素抵抗,即機體對胰島素產生抵抗。為了保證血糖的水平正常,胰島β細胞必須分泌較正常人高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胰島素,形成高胰島素血症,最終導致血糖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血漿纖維蛋白原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這無一不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同時,糖尿病患者血中葡萄糖濃度較高,糖化血紅蛋白增加,使紅細胞攜氧能力降低,心肌容易缺氧。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易發生血栓。

 

糖尿病性心髒病不易發現

糖尿病性心髒病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患者早期可能無臨床症狀,或呈非特異性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如頭暈、失眠、多汗、心悸等。他們有的容易疲勞,過度活動後出現氣促、胸悶、發紺等;多數經常出現心肌缺血的症狀,如胸悶、憋氣、胸骨後疼痛。糖尿病性心髒病嚴重時可導致心力衰竭或猝死。

糖尿病性心髒病死亡率較高,但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性心髒病,而是至今還有2/3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糖尿病與冠心病的密切關係,不知道糖尿病患者除了嚴格控製血糖外,還要嚴格控製血脂、血壓,及時糾正體內的高血黏、高血凝、高胰島素血症狀況。

 

溫馨提示:心肌梗塞和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都特別大,一種是急性,一種是慢性;總之兩種疾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是一種危害,所以希望大家同樣重視並積極預防。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