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是什麼病?

作者:北曉博  時間:2014-09-02 10:40:08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白天過度瞌睡指在非主要睡眠期間不能保持清醒或睡眠時間過長,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社交活動等,人群中發病率達10%以上。造成白天嗜睡的常見疾病包括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發作性睡病、失眠等。

發作性睡病:突然忍不住想睡覺

發作性睡病是種以白天突然發作、不可抗拒的睡眠為特征的睡眠障礙性疾病。目前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但與精神心理有一定關係,屬兒童及青少年期的疾病,成年人也會患此病,但很少見。這種疾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之一是白天睡意突然發作。一些患兒不論是在上課、吃飯、說話、運動,還是在看書、做功課、參加考試時,都會睡意大發。盡管患兒極力避免睡著,但終會因難以抗拒,在一兩分鍾後進入睡眠狀態。睡眠時間持續約10—15分鍾,醒後感到頭腦清醒,精力恢複。

第二個主要表現是常伴一過性突發的全身肌肉軟弱無力。輕者表現為不由自主垂頭,重者可突然跌倒,但神誌清楚,臨床上將此稱為“猝倒”。這種猝倒一般每天隻發生1次,每次僅持續數秒鍾,多在大笑、驚恐、發怒等情緒激動情況下發生。發作性睡病本身對生命並無大礙,一般不會引起其他器質性病變,但會引起許多意外。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是什麼病?

睡眠呼吸暫停:晚上打鼾,白天犯困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是一種具有潛在危害的常見疾病,但尚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據國內外統計資料顯示,在成年人中發病率約為1%—4%,在老年人中發病率約為20%—40%。

睡覺時打鼾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最典型的症狀之一。通常,患者的鼾聲響亮但不規律,時斷時續,聲音忽高忽低,常常是“呼呼”幾聲後就安靜下來,幾十秒後出現一聲巨大鼾聲。病情嚴重的患者無論側臥還是仰臥,甚至在開會、坐車時都會鼾聲大作,而且在整夜睡眠過程中都會持續不斷,但患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打鼾。

患者的嗜睡主要表現為白天不可抑製地打瞌睡,不分時間、地點,在開會、看電視、看書、聽課時也會不由自主地進入夢鄉。病情最嚴重的甚至連跟人談話時都能酣然入睡。大約2/3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睡眠過多,睡眠時間常可達十幾小時,甚至整天昏睡不醒。患者常打瞌睡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雖然睡眠時間長,但質量差。正常人的睡眠是由淺入深的,隻有深睡眠才能消除疲勞,保持白天頭腦清醒,而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患者由於頻繁出現呼吸暫停,經常從睡眠中憋醒,很少能進入深睡眠期。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著”是什麼病?

失眠: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

據中國睡眠研究會公布的最新睡眠調查結果,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為38.2%,高於美國的32%、英國的10%、日本的20%和法國的30%。失眠患者的性格特點多為敏感、多疑、猶豫不決、主觀、固執,凡事喜歡追求完美,並且時間緊迫感強。失眠的人白天也容易困倦,但建議白天少打瞌睡,即使小憩,最好別超過30分鍾,否則更容易影響晚間的正常睡眠。

除了跟睡眠相關的疾病,低血糖、免疫力降低等生理因素也可能導致嗜睡。大腦需要吸收糖作為能量來源,所以低血糖容易造成疲憊、眩暈、困倦、精神無法集中等症狀。由感染導致的發熱或感冒,會使身體在免疫反應下出現瞌睡現象。因為身體受到感染時,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會立即發揮作用,同時為避免體溫升高及肌肉、腦部消耗能量,人就會出現想休息的感覺。

此外,一些生活和工作習慣也是導致人們愛打瞌睡的原因,大家應學會自我調節。愛打瞌睡與飲食習慣和身體營養狀況密切相關。平常經常暴飲暴食,特別是吃太多糖和脂肪類食物的人,會因缺乏B族維生素更容易打瞌睡。

除飲食習慣外,長期從事單調工作的人也容易出現倦怠、嗜睡的情況。由於對工作程序已很熟悉,人的精神自然容易鬆弛。一個人進行單調工作時,平均11分鍾就會瞌睡一次。反之,如果工作令人振奮,則會在腎上腺素與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不斷刺激下,變得精神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