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生瘡試試三款食療方!

作者:魚魚  時間:2016-02-28 21:49:19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所謂的口舌生瘡指的就是口舌生瘡或潰爛、出現局部疼痛的口腔病。有的患者常反複發作,甚至潰瘍久不愈合。口舌生瘡相當於西醫的口腔潰瘍。

脾主運化,如脾胃功能健旺,則氣血充足,津液得以上承。口為脾之竅,因此脾胃的病變經常會累及口腔,如秋燥之邪侵犯人體,脾胃有熱,津液虧虛,則易生口瘡。舌為心之苗,津液不足,心陰失養,心火旺盛,亦可致口舌生瘡。那麼如何防治口舌生瘡?食療調理是不錯的方法。下麵小編就來介紹下:

口舌生瘡試試三款食療方!

沙參玉竹燉山斑魚

用料:沙參10g、玉竹10g、山斑魚100g,生薑、鹽適量。

功效:沙參味甘微寒,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玉竹味甘性微寒,亦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山斑魚味甘性平,能滋陰清熱,與沙參玉竹合用則更顯其滋陰清熱的作用。

製作:將山斑魚洗淨、切段,生薑切片,與洗淨的沙參、玉竹放入燉盅內,加水300ml,隔水燉2小時,加入食鹽調味即成。

適用人群:口腔多發性、反複性潰瘍及秋燥咳嗽無痰、聲音嘶啞、口幹煩熱、手心熱等屬於陰虛內熱者。

注意事項:脾虛大便溏者不宜。

沙參麥冬燈心花粥

用料:沙參20g、麥冬15g、燈心花10g、粳米、冰糖適量。

功效:沙參味甘微寒,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麥冬味甘,微苦微寒,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燈心花味甘、淡,性微寒,有清心除煩之效。合而用之有清心潤肺的作用。

製作:沙參、麥冬、燈心花洗淨,加水1000ml,煎水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隨個人口味加入適量冰糖食用。

適用人群:反複口舌生瘡,形體消瘦、口燥咽幹、心煩失眠等症。

注意事項:大便溏者不宜。

五汁飲

用料:梨汁30ml、馬蹄汁、鮮藕汁(或蔗汁)、麥冬汁各20ml、鮮蘆根汁25ml、蜂蜜適量。

功效:五汁飲出自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此飲有生津養液、清心除煩、清潤肺胃之功。

製作:煎五汁用大火煮沸後放涼,加入蜂蜜攪勻即成,代茶飲。如果麥冬及蘆根沒有鮮品,可用藥材飲片各15g煮水代替。

適用人群:適宜於秋燥而致口舌生瘡、胃脘痞滿、口苦、唇幹舌燥者。

注意事項:怕冷、大便爛者不適宜飲用。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