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作者:養生小編  時間:2014-11-26 10:32:1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野桂皮。野桂皮對調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野桂皮的相關知識。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華南桂的樹皮。

【原形態】 常綠喬木,高達16m。樹皮灰褐色。幼枝條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葉近對牛或互生;葉柄長1.1.5cm,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葉片橢圓形,長14-16cm,寬6-8cm,先端漸尖,基部鈍,邊緣內卷,上麵綠色,略有光澤,幼時被灰色微柔毛,下麵色較淡,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向葉緣側常有8-10條支脈,近葉綠互相拱形連結,薄革質或革質。圓錐花序腋生,長9-13cm,密被平伏灰褐色短柔毛,分枝末端通常具3朵花,作聚傘狀排列;花兩性,長約4.5mm,黃綠色;花梗長約2mm,密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2mm,花被裂片卵形,長約2.5mm,外輪寬約1.5mm,內輪略狹,先端急尖,花被內外兩麵密被灰褐色微柔毛;能產雄蕊9;花藥背麵和花絲被柔毛,第1、2輪雄蕊藥室4,內向瓣裂,花絲無腺體,第3輪雄蕊藥室4,外向瓣裂,花絲中都有1對近圓心形腺體;退化雄蕊3,長約1mm,三角形,柄被柔毛,位於最內一輪;子房近球形,長約1mm,無毛,花柱長約1.5mm,柱頭盤狀。果實橢圓形,長約1cm,寬約9mm;果托淺杯狀,高約2.5mm,直徑5mm,邊緣具淺齒,齒先端平截。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山坡、溪邊常綠闊葉林中或灌木叢

【性狀】 性狀鑒別,呈半卷筒狀或板狀片塊;表麵灰褐色,有少量凸起的橫紋及疤痕,並附有從綠色地衣斑。質硬,氣稍香,味辛辣、微甜。

【性味】 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 散寒;溫中;止痛。主風濕骨痛;胃寒疼痛及疥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野桂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