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夏季養生:苦味入心降邪火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3-10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導語:《黃帝內經》曰:“苦入心,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苦味食物性寒、味苦,入心經。苦味屬陰,能燥濕堅陰,有疏泄作用,能清除人體內的濕熱,使其保持正常平衡狀態,具有“除邪熱,祛汙濁,清心明目,益氣提神”之功效。

  中醫的“心”為十二官之主,具有藏神、主神明及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心在五行中屬“火”,在五色中是“紅色”,喜用“苦味”來調治。苦能調降“心火”,平衡陰陽,從而能保證心髒運行,帶動血液和氧氣輸送到機體各個器官和部位。

  苦是“火”的天敵

  苦味食物中有促進食欲、健脾開胃、消炎退熱作用;含有蛋白質及大量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以及具有殺滅癌細胞的作用;含有苦瓜甙和類似胰島素 的物質,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苦味物質能增加心肌和血管壁彈性的作用,有益於提高微血管彈性和擴張血管,能抗動脈粥樣硬化,調 節血脂,預防血壓升高,對心腦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最佳的苦味食物首推苦瓜,不管是涼拌、炒還是煲湯,都能達到祛火的目的。又如苦蕎,含有黃酮類物質,其主要成分為蘆丁,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改善微 循環的作用,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糖尿病、高血壓的輔助治療,被譽為“五穀之王”、三降食品。苦菜水煎劑對白血病的血細胞脫氧酶有明顯的抑製作用,還可用於防 治宮頸癌、直腸癌等癌症。


#p#副標題#e#


  夏季食苦寧心神

  長夏屬心,夏季心火當令,心火過旺而腎氣不足,是心髒病的高發季節。另外,夏天天氣炎熱,人容易鬱悶氣惱,會傷及心髒,從而誘發心髒病。加上夏季人們 常貪涼飲冷,腸胃容易受到刺激,出現脾胃失和,食欲下降,嚴重的還表現為乏力、腹脹、心悸、出汗、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症狀。因此,夏季吃些苦味食物, 不僅能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不良情緒,恢複體力,還能祛暑除熱,又可以清心安神、清肺、健脾胃,幫助多個器官進行調整。

  中醫自古就有“吃苦度夏”之說。其實不僅僅是夏天,一年四季都可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可入心經而降泄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對延年益壽大有益處。

  夏天心火旺,心病還需心藥治。注重調節情誌很重要,比如靜心。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因為心中少一分欲望,就少一些煩惱,也就不會傷及心髒。

  專家提示:當我們心髒虛弱時,要多吃些紅色的蔬果,進補些調養氣血的食物。例如多吃西紅柿、紅辣椒、紅豆、紅棗、花生、紅薯等,進補如紅花、熟地、人參等中藥進行調補氣血、強化心髒機能。

  骨病食苦多不宜

  吃苦味食物雖可以遠離上火的煩惱,但苦味食物不可過食,而且應因人而異。

  中醫認為,苦屬陰,骨也屬陰,氣同則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則陰更盛,表現為骨重而行動不便。因此,骨病不宜過食苦。

  專家提示:苦養心,過苦傷心。苦寒傷胃,本身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過食苦味食品,否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後果。同時苦味之品容易化燥傷陰,損傷人體的陰液,尤其老年人如果平素有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午後低熱、夜間盜汗等陰虛體質的表現,要避免過用清苦降火之品。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