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腫瘤最為常見,約占脊髓壓迫症總數的1/3以上。脊柱損傷的椎體脫位、骨折片錯位、血腫炎性、寄生蟲性肉芽腫膿腫、椎間盤突出、脊髓血管畸形以及某些先天性脊柱病變等均可引起脊髓壓迫。
1、腫瘤
(1)起源於脊髓組織本身及其附屬結構占大多數,包括來自脊神經、脊髓膜、脊髓內膠質細胞、脊髓血管及脊髓周圍的脂肪結締組織的腫瘤。其中近半數為神經鞘膜瘤,其次為脊膜瘤。此外,某些先天性腫瘤如皮樣囊腫、上皮樣囊腫及畸胎瘤等亦有發生。脊髓硬膜外脂肪組織豐富,因此脂肪瘤的發生亦不少見。腫瘤可發生於椎管腔的任何部位,但神經鞘膜瘤以胸段多見,先天性腫瘤則以腰骶部為多。
(2)起源於脊柱和其他器官的惡性腫瘤亦可侵犯、轉移到椎管內而累及脊髓,其中以肺、乳房、腎髒、胃腸道的惡性腫瘤為常見,亦偶見淋巴瘤、白血病侵及脊髓而發生脊髓壓迫症狀者。
2、炎症
周身其他部位的細菌性感染病灶,經血行播散脊柱鄰近組織的化膿性病灶的直接蔓延以及直接種植(“醫源性”)等途徑,均可造成椎管內急性膿腫或慢性真性肉芽腫而壓迫脊髓,以硬脊膜外多見,硬脊膜下和脊髓內膿腫則極罕見。非細菌性感染性脊髓蛛網膜炎,以及損傷出血、化學性的如藥物鞘內注射等和某些原因不明所致的蛛網膜炎,則可引起脊髓與炎性蛛網膜粘連,甚者蛛網膜形成囊腫而壓迫脊髓。此外,某些特異性炎症如結核寄生蟲性肉芽腫等亦可造成脊髓壓迫。
3、損傷脊柱
損傷時常合並脊髓損傷。脊柱損傷又可因有椎體、椎弓和椎板的骨折、脫位小關節交錯、椎間盤突出、椎管內血腫形成等原因而導致脊髓壓迫。
4、脊髓血管畸形
多因先天性胚胎發育上的異常所致。脊髓血管畸形造成脊髓功能障礙的原因除畸形血管的擴張膨脹具有壓迫作用外,還因動脈短路、靜脈淤血導致脊髓缺血性損害。
5、椎間盤突出又稱髓核突出
亦屬較常見的脊髓壓迫,原因常因過度用力或脊柱的過伸過屈運動。
6、其他
某些先天性脊柱疾患如顱底凹陷、寰椎枕化頸椎融合症、脊柱裂、脊膜脊髓膨出、脊柱佝僂側突畸形以及嚴重的肥大性脊柱骨關節炎等均可造成脊髓壓迫。
隨病情發展出現的症狀體征合並有原發病表現,多會並發出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瘡等。當長時間躺著不能起來時是很容易出現肺部功能不足,通氣換氣不足從而引發沉積性肺炎的情況;同時毒素雜質的沉積也會很容易導致尿路方麵的感染情況;當長時間躺下的話是會導致局部壓積性褥瘡的情況。
脊髓壓迫症的臨床表現因病變性質的不同和病灶所在部位、發展速度、波及範圍的不同而異。如脊髓腫瘤通常發病緩漸,逐漸進展;脊椎轉移癌及硬脊膜外膿腫常引起急性壓迫症狀;脊椎結核所致的脊髓壓迫症狀可緩可急。一般而言,其臨床症狀的發展過程為:
一、脊神經根受壓症狀
常因一或多條脊神經後根受壓而產生燒灼痛、撕裂痛或鑽痛,並可放射到相應的皮膚節段,當活動脊柱、咳嗽、噴嚏時可引起疼痛加劇,適當改變體位可獲減輕,這種首發的根性疼痛症狀常有重要定位診斷意義。硬脊膜炎、髓外腫瘤尤其是神經纖維瘤和各種原曆引起的椎管塌陷,根痛常較突出。在根痛部位常可查到感覺過敏或異常區,倘功能受損時,則可引起節段性感覺遲鈍。如病灶位於脊髓腹側時,可刺激和損害脊神經前根,引起節段性肌痙攣和肌萎縮。
二、脊髓受壓症狀
1、運動障礙。脊髓前角受壓時可出現節段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症狀,表現為由受損前角支配範圍內的肢體或軀幹肌肉萎縮、無力、肌肉纖顫。當皮質脊髓束受損時,引起受壓平麵以下肢體的痙攣性癱瘓一癱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慢性病變,先從一側開始,後再波及另側;急性病變,常同時波及雙側,且在早期有脊髓休克階段(病變以下肢體呈弛緩性癱瘓),一般約2周後才逐漸過渡到痙攣性癱瘓。倘病灶在腰骶段、上運動神經元性損害症狀則不會出現。
2、感覺障礙。當病變損害脊髓丘腦束和後束時,引起損害平麵以下的軀體的束性感覺障礙。如先損害一側的上升性感覺傳導束路,則表現為損害平麵以下同側軀體的深感覺障礙和對側的淺感覺障礙;病灶發展至脊髓橫貫性損害時則損害平麵以下的深淺感覺均有障礙。髓外壓迫病變,痛溫覺障礙常從下肢開始、延展至受壓平麵;髓內壓迫病變,痛溫覺障礙多從受平麵向下延伸。感覺障礙的平麵對病灶定位常有較大參考價值。
3、反射異常。病灶部位的反射弧受損,則該節段內的正常生理反射減弱或消失,有助於定位診斷。一側錐體束受損時,病灶部位以下同側的腱反射亢進,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遲鈍或消失,病理征陽性;當雙側錐體不受波及時,病灶以下雙側均同出現反射異常和病理征。
4、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病變水平以下皮膚幹燥、汗液少,趾(指)甲粗糙,肢體水腫。腰骶髓以上的慢性壓迫病變,早期排尿急迫不易被控製;如為急劇受損的休克期,則自動排尿和排便功能喪失,以後過渡至大小便失禁。腰骶髓病變則表現為尿、便瀦留。髓內病變出現膀胱障礙較髓外病變早。下頸髓病變可產生Horner征。
5、脊髓慢性受壓過程中可經曆脊髓半橫貫損害到橫貫性損害的發展過程,這種現象以髓外腫瘤易於見到。半橫貫損害是指損害平麵以下同側的深感覺障礙和錐體束征以及對側的淺感覺障礙(脊髓半切綜合征);橫貫性損害是指損害平麵以下雙側深淺感覺、錐體束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三、脊椎症狀
病灶所在部位可有壓痛、叩痛、畸形、活動受限等體征。
四、椎管梗阻
壓迫性脊髓病可使脊髓的蛛網膜下腔發生不全或完全性梗阻。表現為腰椎穿刺時的腦脊液壓力降低、缺乏正常時隨呼吸和脈搏出現的腦脊液壓力上的波動,奎肯試驗顯示不全或完全梗阻。腦脊液外觀可呈淡黃或黃色,蛋白量增高。腰穿後常可出現神經症狀的加重,對疑為高頸髓段病變者腰穿時應格外小心,以免症狀加重,引起呼吸肌麻痹。
脊髓壓迫症的預防主要是預防各種原發病對脊髓的壓迫損傷提倡早期手術解除脊髓壓迫;在治療中,應盡早選用神經營養代謝藥,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E、胞磷膽堿ATP輔酶A以及神經生長因子等藥物或可部分改善脊髓的功能
脊髓壓迫症是神經係統常見疾患。它是一組具有占位性特征的椎管內病變。有明顯的進展性的脊髓受壓臨床表現,隨著病因的發展和擴大,脊髓、脊神經根,及其供應血管遭受壓迫並且日趨嚴重,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勞動能力。那麼,脊髓壓迫症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呢?下麵專家給大家介紹脊髓壓迫症的需要做的化驗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檢是指腰椎穿刺測定腦脊液動力變化和常規,生化學檢查是診斷脊髓壓迫症的重要方法。
1、腦脊液動力改變
當壓迫性病變造成脊髓蛛網膜下隙阻塞時,顱內壓不能傳遞到阻塞水平以下的脊髓蛛網膜下隙的,因此出現阻塞水平以下的脊髓蛛網膜下隙壓力低下,有時甚至測不出,偶見壓力正常甚至升高者,這多屬部分或沒有阻塞的病例,完全阻塞者壓力一般均低,且不見腦脊液平麵的波動,腦脊液壓力的病理性改變對診斷脊髓壓迫症和蛛網膜下隙阻塞意義很大。腦脊液動力檢查大致有3種結果:①脊髓蛛網膜下隙無阻塞;②部分阻塞;③完全阻塞,馬尾部病變(腫瘤)作腰椎穿刺時針頭有刺入腫瘤的可能,這時得不到腦脊液,若有液體可能為腫瘤囊液,顏色一般呈黃色,較黏稠,其壓力不受動力試驗的影響,不要誤認為是蛛網膜下隙的完全阻塞,此時應選擇上一個或兩個椎間隙重新穿刺,如獲得腦脊液,則可借此判斷病變部位,腫瘤體積的大小是導致蛛網膜下隙阻塞的主要因素,但腫瘤周圍的蛛網膜是否有粘連亦有重要影響,此外,胸椎的管腔比腰段和頸下段為狹小,同樣大小的腫瘤在胸段比腰段,頸段更早引起完全性阻塞。
2、腦脊液細胞計數
腦脊液細胞計數一般均在正常範圍,炎性病變者多有白細胞增加;腫瘤有出血壞死者紅細胞和白細胞可有增加。
3、腦脊液顏色與蛋白質含量
蛋白質含量少者無色透明,蛋白質含量高者呈淡黃至橘黃色,其定量每百毫升中自數百毫克至1g以上,放置一旁可自行凝固,稱自凝現象,脊髓壓迫症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多少與脊髓蛛網膜下隙阻塞的程度,阻塞時間和阻塞水平的高低有關,一般阻塞越完全,阻塞時間越長,阻塞水平越低,蛋白質的含量也越高,腫瘤性壓迫比非腫瘤性壓迫蛋白質含量高,尤其是神經鞘膜瘤,多生長在蛛網膜下隙,其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又比其他類型腫瘤為高,脊髓壓迫症引起腦脊液蛋白質含量的增高,亦可因為脊髓供應血管受壓迫而淤血缺氧,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蛋白質滲出增加;還可因蛛網膜下隙阻塞,使遠側的腦脊液不能參與正常的循環,少量被吸收而濃縮所致。
應該指出,腰椎穿刺作腦脊液動力學檢查時,由於可能引起腫瘤位置的移動(如神經鞘膜瘤),使脊髓壓迫症狀突然加重或疼痛加劇,事前必須估計到。
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判斷脊髓病變並不困難,但要精確地確定病變部位,程度和性質卻非易事,盡管臨床上某些有價值的病灶性體征可供定位診斷,但誤差還是常有的,對病變程度和性質的判斷與實際情況差距就更大些,因此,一般均需作進一步檢查,特別是當考慮施行手術或做放射治療之前,選擇適合的輔助檢查是不可缺少的。
二、影像學檢查
1、脊柱X線攝片
正位,側位,必要時加攝斜位,脊柱損傷重點觀察有無骨折,錯位,脫位和椎間隙狹窄等,良性腫瘤約有50%可有陽性出現,如椎弓根間距增寬,椎弓根變形或模糊,椎間孔擴大,椎體後緣凹陷或骨質疏鬆和破壞,轉移性腫瘤常見骨質破壞,病程早期可無任何變化,病程越長骨質改變出現率越高,程度亦重。
2、磁共振成像(MRI)
能清楚地顯示各不同軸線的斷層圖像,提供較清晰的解剖結構層次,對脊髓病變的部位,上,下緣界線,位置及性質能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是診斷脊髓病變最有價值的工具。
3、CT
分辨力較高者腫瘤小於5mm便能檢出,圖像較清晰,能確切顯示腫瘤位置和腫瘤與脊髓的關係。
4、脊髓造影
無MRI,CT設備的醫療單位,可借此幫助診斷。
5、核素掃描
應用99mTc,或131I(碘化鈉)10mCi,經腰池穿刺注入,半小時後作脊髓全長掃描,能較準確判斷阻塞部位,患者痛苦較小,反應亦少。
脊髓壓迫症患者的飲食應該合理搭配穀類、瘦肉、魚、蛋、乳、各類蔬菜及豆製品,每一種的量不要過多。這樣才能補充體內所需的各種營養。
脊髓壓迫症患者飲食需要遵醫囑給予飲食,飲食要以稀軟開始到體內逐步適應後再增加其它飲食。應注重不要吃過多的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食物。
脊髓壓迫症患者不宜服用對病情不利的食物和刺激性強的食品,如辣椒等,尤其是急性期的病人及陰虛火旺型病人最好忌用。
脊髓壓迫症大多需作手術治療。長在脊髓外麵的腫瘤可以切除,良性腫瘤全切除後不再複發。長在脊髓內的腫瘤不易完全切除,切除手術可能引起症狀加重。轉移瘤不能完全切除,手術效果不好。
硬膜外膿腫應進行緊急手術放出椎管裏的膿液,脊柱結核也應及時手術清除結核病灶。如引起脊髓壓迫的病因無法切除,可切除一部分脊椎骨(椎板),使椎管放寬,以減輕脊髓受壓的程度,稱為減壓手術。惡性腫瘤可進行放射治療和抗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