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 首頁> 疾病大全> 手/足> 踝關節脫位

踝關節脫位簡介

相關問答

  踝關節屬於人體重量最大的屈戌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端的內外踝和距骨組成,距骨由脛骨的內踝、後踝和腓骨的外踝所組成的踝穴所包繞,由韌帶牢固地固定在踝穴內。因距骨體處於踝穴中,周圍有堅強的韌帶包繞,牢固穩定。當踝關節遭受強力損傷時,常常合並踝關節的骨折脫位,而單純踝關節脫位也極為罕見,多合並有骨折。而以脫位為主,合並有較輕微骨折的踝部損傷,簡稱為踝關節脫位。

【詳情】

01踝關節脫位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當踝關節蹠屈位時,小腿突然受到強有力的向前衝擊力,可使踝關節後脫位。具體的各種脫位機製如下:

1、踝關節後脫位

  由於踝穴前寬後窄,踝關節蹠屈位時,小腿突然遭受強有力的向前衝擊力,踝關節前方韌帶較軟弱,又無像跟腱一樣的肌腱保護,使距骨脫至踝穴的後方。這種後脫位,可合並有一側或兩側踝骨折,或脛骨後唇骨折。極少數的無骨折,隻有韌帶撕裂傷。可見內外踝由於距骨被強力脫出,而出現分離現象。

2、踝關節前脫位

  足在強力背伸位時,如自高處墜落、足跟著地,致脛骨下端前唇骨折,距骨向前滑出,形成前脫位。由於這種背伸位受傷的姿勢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見,故此種脫位罕見。

3、踝關節向上脫位

  在壓縮性損傷下脛腓關節分離,距骨向上突入脛腓骨間。此類脫位罕見,多伴有脛骨下端粉碎骨折及腓骨骨折。

02踝關節脫位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踝關節脫位常並發內、外髁及脛骨遠端前、後唇骨折。影像學檢查,踝關節脫位診斷並不困難,常規X線攝片很容易證實上述診斷,特殊檢查CT、掃描容易檢出合並存在的微小骨折。當踝關節蹠屈位時,小腿突然受到強有力的向前衝擊力,可致踝關節後脫位。當踝關節背伸位,自高處墜落、足跟著地,可致踝關節前脫位,當壓縮性損傷使下脛腓關節分離時,可致踝關節上脫位。

03踝關節脫位有哪些典型症狀

  受傷後踝部即出現疼痛、腫脹、畸形和觸痛。後脫位者脛腓骨下端在皮下突出明顯,並可觸及脛骨前緣至足跟的距離增大,前足變短。前脫位者距骨體位於前踝皮下,踝關節背屈受限,向上脫位者外觀可見傷肢局部短縮,腫脹劇烈。後脫位者脛腓骨下端在皮下突出明顯,並可觸及,脛骨前沿至足跟的距離增大,前足變短。前脫位者距骨體位於前踝皮下,踝背屈受限,上脫位者外觀肢短縮。

04踝關節脫位應該如何預防

  預防踝關節脫位,首先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加強自身的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在進行活動時一定要做好腳部的保護措施,在做劇烈運動時,要提前做好準備活動加強防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腳部出現異常症狀是要及時的到正規醫院接受診斷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利用各種媒介嘉慶對此類疾病的病因、危害、預防進行科普教育和宣傳,例如避免穿高跟尖底鞋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疾行,注意生產生活安全等

05踝關節脫位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踝關節脫位需要做體檢和影像學檢查,而無相關實驗室檢查。

1、體格檢查

  檢查時應注意疼痛、壓痛點的位置,腫脹的程度,關節是否畸形。應一手握住踝關節上端向後推,同時,另一隻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檢查活動範圍是否變大,和未受傷一側比較。如隻是輕度扭傷,可繼續冰敷並施以壓迫性包紮,抬高患肢。如屬較嚴重的扭傷,則應送醫院治療。另外還需注意檢查膝關節,以除外與踝關節最接近的腓骨旋轉性損傷和膝部韌帶損傷的可能。

2、影像學檢查

  常規X線攝片很容易證實上述診斷;特殊檢查 CT、掃描容易檢出合並存在的微小骨折。

06踝關節脫位病人的飲食宜忌

  如果活動量比較大,不太注意保護自己的關節,或者外部撞擊損傷,都很有可能會導致關節脫位的發生。關節脫位發生後,要注意保護關節,讓專業醫生進行專業操作複位,還要配合一些食療方法。

 1、豬肝炒首烏

  組成:豬肝250克,鮮首烏10克。

  用法:豬肝洗淨,切成小片。鮮首烏洗淨,切成片。起油鍋,將豬肝片與鮮首烏同炒熟,加少許黃酒、精鹽等,分次食用。

  功效:補血養陰止眩。

  主治:關節脫位複位後期,伴關節酸軟、目視昏花者。

2、牛蹄筋白芷湯

  組成:牛蹄筋100克,白芷20克。

  用法:牛蹄筋洗淨,切成小塊,白芷洗淨,紗布包紮。牛蹄筋、白芷同置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去浮沫,加黃酒、薑、蔥、精鹽等,文火煮30分鍾,分次食用,連服10―20天。

  功效:強筋骨,利關節。

  主治:關節脫位複位晚期,關節仍僵硬不能伸屈,腰膝酸軟乏力者。

07西醫治療踝關節脫位的常規方法

  對關節脫位的處理主要分為三步:

1、複位

  以手法複位為主,時間越早,複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應由有經驗的專科醫生進行複位。

2、固定

  複位後,將關節固定在穩定的位置上,使受傷的關節囊、韌帶和肌肉得以修複愈合。固定時間為2-3周。

3、功能鍛煉

  固定期間應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舒縮活動,和患肢其它關節的主動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