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沒有先天疾病,卻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家長就要小心了,孩子可能是複感兒!複感兒又稱易感兒,是指反複呼吸道感染的兒童,這些兒童1年以內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次數頻繁,超出了正常範圍。長此以往,將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甚則影響智力發育。嚴重時可引起心、肺、腦等重要器官損害,如心包炎、腦膜炎等,嚴重危害了兒童的身心健康,並影響了日常學習生活,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和壓力。
反複感兒的判斷標準:
呼吸道可分為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是指鼻、咽及喉部,喉以下的氣管、支氣管、肺泡則為下呼吸道。呼吸道感染是指呼吸係統的感染,包括鼻炎、咽炎、扁桃體炎、喉炎、氣管炎、肺炎等。
有的致病原因可能你都想不到:
兒童反複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發病率達20%左右,6歲內小兒發病率最高。預防該病,首先要哪些原因所致。
1、營養不良
偏食或長期食欲缺乏,未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調配不當,造成營養不良、維生素D缺乏病、貧血等,患兒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反複多次發生呼吸道感染。
2、環境危害
環境中的大量煙霧,如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當有害物質超過一定濃度時,使機體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呼吸道感染。
3、被動吸煙
孕婦或其周圍的人吸煙時,血液中的尼古丁可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子宮和胎盤動脈,導致胎兒慢性缺氧,呼吸生理功能先天不足,在嬰兒期就易反複發生呼吸道感染,這類小兒的感染機會較其他小兒高7倍。
4、不良衛生習慣
缺乏良好的衛生習慣最易造成反複呼吸道感染。如室內不能定期通風換氣,或陽台封閉,或用空調,使室內空氣不新鮮,這樣會降低小兒機體抵抗力。周圍有呼吸道或化膿性疾病患者時,病菌經空氣傳播,也可增加小兒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5、治療不當
在反複呼吸道感染,特別是在細菌性感染時,有些家長給孩子服用中藥或抗生素,療程不充分,用藥2~3天後,熱一退就停藥,雖使致病菌暫時受到抑製,卻沒有被徹底消除,這樣反而形成了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咽炎及慢性鼻竇炎等,細菌長期處於潛伏狀態,一旦受涼、勞累或抵抗力低下時,就又會發病。但如果給患兒濫用抗生素,又會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使感染難以控製。
6、反複呼吸道感染還與哮喘有關
哮喘患兒免疫功能低下,肺通氣功能差,發病過程中極易並發感染。哮喘患兒反複呼吸道感染的機會比正常小兒要高32倍。
7、家長忽視孩子足部保暖
雙足是肢體的末端,血循環差,如果足部著涼,會反射引起鼻、咽、氣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改變,使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潛伏在體內的致病菌會大量生長繁殖,使患兒發病。尤其是嬰兒體溫調節中樞不完善,禦寒能力差,加上下地活動少,足部受涼,非常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另外反複感染還與入托幼機構、缺乏鍛煉、遷移住地等因素有關;部分與鼻咽部慢性病灶有關,如鼻炎、鼻竇炎,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