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體溫
小兒的基礎體溫應該在36.9℃~37.5℃之間。通常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就會認為是發熱。體溫在38℃左右的時候會有低熱的波動,而高熱的時候體溫在39℃以上。持續發熱超過兩周即為長期發熱。
基底體溫指的是從肛門測得的直腸溫度,通常口腔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3~0.5℃,腋下溫度又比口腔溫度低0.3~0.5℃。
二、有兩種方法可以提高體溫,我們應該結合使用。
1、要注意保暖:室溫不要低於20度,必須給寶寶穿暖和的衣服,要有棉鬥笠,最好在棉鬥笠外麵再放一個或幾個熱水袋保暖.在給寶寶換衣服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2、注重營養:適當補充葡萄糖,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寶寶的抗寒能力,有利於體溫的回升。
如上述方法不起作用,寶寶的體溫仍然過低,必須及時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找出體溫過低的原因,並采取進一步的治療和護理。
二、修複方法
物理降溫方法:①頭部血管豐富處冷敷:用冷毛巾、冰蓋放在病人頭部,同時將冰袋放在大血管,如腋窩、腹股溝等處;②酒精或溫水擦浴:用30%~50%酒精酒精或32℃~34℃溫水擦浴,擦浴患者頸、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溝、下肢及腳心、腳背等部位進行擦浴。為了促進身體蒸發和散熱,每次15-30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