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部位不能刺絡放血

作者:yang  時間:2018-07-28 13:29:1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醫是傳統醫學,雖然現在很多方麵受到了質疑,但畢竟有著悠久的曆史,不可能說一點用處都沒有。不過,中醫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刺絡放血是中醫中的一種治療手段,但在使用的時候,有些部位是不能使用刺絡放血的。那麼,哪些部位不能刺絡放血?下麵咱們就來看看吧。

哪些部位不能刺絡放血

什麼是刺絡療法?

刺絡療法即中醫的放血療法,是以針刺某些穴位或體表小靜脈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療方法。

根據患者不同的疾病,用三棱針或粗而尖的針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淺表血絡施以針刺,放出適量血液,以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常用於中暑、頭痛、咽喉腫痛、疔瘡、腰痛等。

刺絡療法的原理

刺絡放血療法的中醫理論基礎主要是依據中醫經絡學說和氣血學說。中醫認為經絡具有由裏及表,通達內外、聯絡肢節的作用,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其“內屬於髒腑,外絡於肢節”。

經絡是溝通人體內外表裏的橋梁,具有灌滲氣血、濡養全身的作用。而氣血是人體活動的根本。

氣血並行於脈內,充潤營養全身,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均依賴氣血的正常運行,並通過經絡發揮其生理功能。氣血與經絡既為人體正常的生理基礎,也是疾病產生的重要病機轉化所在。

當人體內髒和經脈功能失調時,機體就會發生疾病,絡脈也會相應地表現出充血、擴張,甚至變形等病理變化。

針刺放血可以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調整髒腑的功能紊亂,使氣滯血瘀的一係列病變恢複正常,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哪些部位不能刺絡放血

刺絡療法的作用

刺絡放血主要通過泄熱解毒、調和氣血、活血祛瘀、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瀉熱定驚、清熱開竅等途徑,來調整人體髒腑,使髒腑和諧、經脈暢通、氣血和調、陰陽平衡、治病祛疾。

其不僅可以治療各種急慢性病,也可以治療急症,對許多疑難病,沉屙痼疾,奇病怪病常有神奇療效。

a、對血液係統有良好的雙向調節作用,研究表明,刺絡療法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使代謝加快,並通過神經——體液的調節作用,改善微循環和血管功能。

有利於排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質,並使機體的有益物質及時補充到血液循環中去,促使機體重新建立內環境穩態而恢複正常的生理功能。通過改善微循環,還可以阻止炎症過度反應和促進炎症的恢複。

b、有很好的鎮痛作用。一方麵因針具對血管壁的刺激,導致在低級中樞水平對疼痛信息產生抑製;另一方麵局部放血後排出致痛物質,減輕疼痛。

c、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激發體內的防禦功能,增強免疫力。

刺絡專用工具

刺絡筆、三菱針、梅花針、拔罐器、醫用消毒液、一次性醫用手套、消毒醫用棉等。

刺絡時間環境

陰暗、潮濕、晦暗、冷凍、黑夜等陰氣過旺時機不宜瀉血;應在陽氣回升的天氣和上中午為主(9:00—18:00),視情況神狂燥者可靈活處理。

哪些部位不能刺絡放血

放血的量

少量:如豆,例如,耳尖、頭部、四肢指(趾)尖、末梢神經、不好把握的等。

中量:0.5—10ml,例如,勞損、炎症、關節部位、急性扭傷等。

大量:10—60ml,例如,鎮靜安神、腰腿痛等。

注意事項

1、貧血、低血糖、有血液病或出血傾向者,肝腎或心髒有嚴重疾患、孕婦、年老體弱者宜慎用。

2、瀉血當天不可喝酒。

3、切忌刺中動脈,故在有動脈分布的部位刺絡時,極宜謹慎。

4、瀉血部位、瀉血器具嚴格消毒。

5、瀉血者應佩帶口罩、手套。

6、瀉血筆、瀉血針、拔罐器專人專用。

7、每次瀉血總數最多不超過200毫升。

8、患者治療期間的配合:(1)治療當天最好不洗澡。(2)治療期間不要受涼、受寒和過度勞累。(3)治療期間需要活動。

9、治療常見反映:因個人患病情況不同,其反應也不同,有的患者治療一次效果就很明顯,有的患者幾次後才有明顯效果,在治療期間病症出現反複屬於正常現象。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