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發炎腫痛塗什麼消炎藥

作者:zhang1  時間:2018-10-07 10:10:5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經常挖耳朵,或者耳道中傷口破損沒來得及及時處理,耳道內狹小的環境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流膿。這個時候就應該避免再次破壞傷口,並及時抹上藥水等待炎症消除。消炎藥會抵抗病毒的再次入侵。防止傷口進一步化膿,並幫助傷口恢複。那麼此時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消炎藥呢?

耳朵發炎腫痛塗什麼消炎藥

中耳炎有什麼症狀

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可有畏寒、發熱、怠倦、食欲減退。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一旦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

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如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燥不安。鼓膜穿孔流膿後,耳痛頓減。

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可為粘液、粘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

耳朵發炎腫痛塗什麼消炎藥

聽力減退及耳鳴: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漸降,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

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此種耳聾,多與病性的進展成正比,即病變較重,耳聾也加重,一般為傳導性聾。

具體症狀

1.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早期感到耳悶,聽力漸降,伴耳鳴。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劇烈外,還伴有畏寒、發熱等。當鼓膜穿孔後疼痛驟然減輕,但膿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出現耳朵流膿的典型症狀,初為血水膿性,以後變為膿液。

2.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間歇性流膿,膿液可呈黏液性,黏膿性和黏稠臭膿。膽脂瘤性中耳炎流膿呈持續性,其量不多,具有腐敗性惡臭,膿液中混有豆渣樣或蔥皮樣分泌物,是謂膽脂瘤。

耳朵發炎腫痛塗什麼消炎藥

中耳炎怎麼治療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症,尤其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得了中耳炎需要積極尋找治療的方法,現在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如藥物治療、驗方治療、手術治療等。下麵給大家介紹了一些治療的方法。

1、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藥物治療: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鬆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或者吃藥:(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局部用藥注意事項:

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後用棉花簽拭淨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

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4、驗方治療:(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劑,連服3—4日。(2)蒲公英、車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劑,分3次煎服,連服3—4日。(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4)大蒜1瓣,蒸餾水10毫升,將大蒜洗淨搗爛,取汁與蒸餾水混勻,滴耳,每日數次,1次數滴。本方適用於中耳炎,尤為化膿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