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七個必知常識

作者:北曉博  時間:2014-09-10 17:04:4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注意小細節,有些細節往往是我們健康的“好助手”,除了要有愛幹淨的好習慣,還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更有益身體健康。下麵就一起來看看日常健康生活的養生小方法。

2~3分鍾:消毒劑需要停留的時間

如果剛噴上消毒劑就立刻衝幹淨,起不到殺菌效果。美國梅奧診所感染性疾病研究專家羅伯特·奧林斯坦表示,消毒劑需要與病菌有充分的接觸時間,否則沙門氏菌、寄生蟲很可能幸存下來。一般的消毒劑需要至少停留2~3分鍾。

45℃~65℃:洗衣服以及床單、被罩等家居用品的最佳水溫

“被單、枕套等床上用品以及貼身衣物是塵蟎最大的滋生場所,”黑龍江省健康管理學會委員徐偉說,“建議用45℃以上的熱水清洗。”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皮膚科主任鄒先彪博士補充說,機洗時,水溫應控製在54℃~66℃之間,洗夠15~20分鍾,洗後及時烘幹或在太陽下晾曬,才能達到殺菌的效果。為了起到最佳的抗菌作用,還可以加入稀釋後的漂白劑。

20秒:洗手揉搓的時間

一雙未洗過的手約有80萬個細菌。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報道的一項研究發現,很多人對洗手不夠重視,給細菌傳播可乘之機,建議咳嗽、打噴嚏、摸寵物、如廁後,以及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最好能用溫水,打好香皂後至少搓揉20秒,雙手表麵和各個縫隙都要搓洗到,然後再衝洗幹淨。

6英尺(約1.83米):衝馬桶時水噴濺的高度

英國利茲大學附屬醫院臨床微生物學專家馬克·威爾考克斯教授表示,如果衝馬桶時不蓋上蓋子,每次會濺出50多個水珠,攜帶糞便中的細菌飛濺,並在空氣中漂浮長達90分鍾,這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幾率。

1800萬:廚房下水道每平方厘米的菌落總數

人們通常會留意到菜刀、砧板、灶台的衛生,但如果下水道不幹淨,危害同樣不可小覷。李紅珠說,水槽內的油汙、殘渣有一部分會粘在下水道管壁上,為病菌的繁殖創造了條件,並且產生異味,這些有害氣體隨著空氣傳播到室內,引起惡心、頭暈,還容易引發腹瀉、食物中毒等多種疾病。建議每周用消毒液清洗兩次下水管道,並及時清除水槽中的殘渣。

健康生活七個必知常識

15秒:用洗手液後需要衝洗的時間

天津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紅珠表示,洗手液的配方大部分是堿性成分,其中還含有表麵活性劑。如果沒有衝洗幹淨,這些物質就會殘留在手上,不僅對人體有害,久而久之,皮膚上的細菌也會“耐藥”。因此,用洗手液後要用流水衝洗至少15秒鍾。

100~100萬:人們衣服上每平方厘米所含的微生物數量

這其中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由於人體散發的熱量、汗液和皮屑能給細菌、真菌和蟎蟲等諸多微生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因此,即使衣服隻穿過一次也要清洗,更不要把髒衣服掛進衣櫃或與幹淨的衣服放在一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