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怎麼調理,調理脾胃有良方

作者:admin  時間:2016-10-17 11:43:11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脾胃濕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醫病症,脾胃濕熱是指濕熱蘊結脾胃,脾胃運化受阻。脾胃濕熱對於人們的消化運行功能有很大的影響。引起脾胃濕熱的原因很多,例如:飲食不節、過食肥甘等。那麼脾胃濕熱可以如何調理預防呢?

一: 4款食療方治療脾胃濕熱

1: 素燒苦瓜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2: 赤小豆薏米飲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鍾後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鍾後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3: 金針冬瓜湯幹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鍾後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4: 五花茶幹木棉花30克、金銀花30克、槐花20克、雞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腸濕熱。

二: 脾胃濕熱如何預防

1: 脾胃濕熱證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如嗜食肥甘油膩,嗜食辛辣,吸煙嗜酒等導致脾胃受傷,聚濕生熱。因此要預防脾胃濕熱的發生,首先要積極治療上述基礎疾病。同時,要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飲食有節,勿吸煙,勿飲酒等,盡量不吃厚味膏粱、海鮮。

2: 調理脾胃時,還應兼以宣通肺氣。因脾主運化水穀,化穀如漚,肺主布散精微輸布如霧,脾需肺之協助,才能完成水穀精微的布散,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所雲:“脾主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宣發肅降,脾胃主升清降濁,同司氣機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臨床用藥應於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鬱之品,如杏仁、瓜蔞、麻黃等。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鬱,使濕阻得運,啟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三: 以上就是有關脾胃濕熱

治療與預防方法,治療脾胃濕熱與日常的飲食很有關係,所以脾胃濕熱的朋友一定要多多把關飲食習慣,這樣才能更好的調理好濕熱體質。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