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小飯館,衛生條件肮髒淩亂程度令人發指。不逼到沒辦法,誰也不願意去那裏吃飯。可是,在家裏廚房做飯,如果有以下這些壞習慣,那做出來的飯菜沒準比小餐館還要髒!
廚房裏常見的幾大壞習慣有以下幾點:
一、做飯前不擦台麵
做飯前要先給廚房操作台麵進行消毒,菜板及廚具也要重新衝洗一遍;做飯過程中,接觸生肉的用具應該及時用溫水洗淨;做完飯後應立即將台麵、牆麵、廚具擦洗幹淨。抹布最容易藏匿細菌,最新研究發現,海綿和抹布上,每6.5平方厘米的平均帶菌數分別為1000萬個和100萬個,這會影響大腦神經和運動能力,甚至可能導致癱瘓。抹布應經常更換,每天使用後最好用開水消毒5-10分鍾。
二、做飯時不摘戒指
有時即使你做飯前洗手,一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食物的衛生。調查顯示,28%的人不經常剪指甲,做飯前不摘掉戒指、手鏈等飾物,這都會將暗藏的細菌帶到食物裏。
三、剩飯剩菜冷藏不及時
飯菜冷卻的過程中,食物溫度如果處在4℃-60℃,在不到20分鍾的時間裏,細菌就會增加1倍,因此剩飯剩菜應該及時放入冰箱快速冷卻。冷藏前,盡量把食物切成小塊或打散,放在較淺的容器中,冷卻得會更快。冷藏的熟食應在4天內吃完,冷凍的熟食不應超過3個月,並且食用前一定要迅速加熱至74℃以上。
四、不注意冰箱溫度
冰箱的內部溫度通常在冰箱門外側都有顯示,一般情況下冷藏溫度為4℃、冷凍溫度為-18℃最好。如果冰箱沒有溫度顯示功能,最好將溫度計放入一杯水中,置於冰箱中間的架子上,以便隨時測控冰箱溫度,保證食品安全。
五、冰箱食物塞太滿
冰箱裏的食物塞得過滿,不僅會影響冰箱工作,還會使食物間細菌交叉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存放時,生肉應該放在最下層,並保證與即食食物和其他果蔬分開,以防汙染其他食物。每種食物間最好有一定距離,防止細菌通過接觸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