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之後最正確的處理方法

作者:布丁  時間:2015-04-08 17:15:34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從小到大我們的身體肯定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外傷,對於男人來說曾經的運動比如打籃球、踢足球等等都出現過崴腳的情況,而女人曾經也會因為穿高跟鞋走路出現崴腳的情況。雖然說崴腳這種狀況不算是太嚴重的情況,但是,如果崴腳之後處理不當的話,可能會留下一些殘疾,特別是崴腳比較嚴重的話會傷害到骨頭,不能做正確的處理可能以後就會留下後遺症。

崴腳以後怎樣處理

1.分辨傷勢輕重

輕度崴腳隻是軟組織的損傷,稍重的就可能是外踝或者第五蹠骨基底骨折,再重的還可能是內、外踝的雙踝骨折,甚至造成三踝骨折。輕的可以自己處置,重的就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和治療。所以,分辨傷勢的輕重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不是劇烈疼痛,還可以勉強持重站立,勉強走路。

疼的地方不是在骨頭上而是筋肉上的話,大多是扭傷,可以自己處置。

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麵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

如果自己活動足踝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和挪步,疼的地方在骨頭上,或扭傷時感覺腳裏麵發出聲音,傷後迅速出現腫脹,尤其是壓痛點在外踝或外腳麵中間高突的骨頭上,那是傷重的表現,應馬上到醫院去診治。

假如一時去不了醫院,也可以暫時按照別的辦法處置,然後盡快到醫院診斷治療。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

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

血得熱而活,得寒則凝。所以,在破裂的血管仍然出血的時候要冷敷,以控製傷勢發展。待出血停止以後方可熱敷,以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

細心的讀者一定要問,怎麼才能知道出血停止了沒有呢?原則上是以傷後24小時為界限,還可以參考下麵幾點。

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

一是疼痛和腫脹趨於穩定,不再繼續加重。

二是抬高和放低患腳時脹的感覺差別不大。

三是傷處皮膚的溫度由略微高於正常部分,變成相當差不多,這些都可作為出血停止的依據。

3.適當活動

在傷後腫脹和疼痛進行性發展的時候,不要支撐體重站立或走動,最好抬高患肢限製任何活動。待病情趨於穩定時,可抬高患肢進行足踝部的主動活動,但是禁做可以引起劇痛方向的活動。等到腫脹和疼痛逐漸減輕時,再下地走動,時間宜先短一些,待適應以後慢慢增加。

4.正確按揉

在出血停止前,以在血腫處做持續的按揉為宜,方法是用手掌大魚際按在局部,壓力以雖疼尚能忍受為宜。時間是持續按壓2~3分鍾再緩緩鬆開,稍停片刻再重複操作。每重複5次為一階段,每天做3~4個階段較合適。出血停止之後做揉法,用大魚際或拇指指腹對局部施加一定壓力並揉動,方向是以腫脹明顯處為中心,離心性地向周圍各個方向按揉,每次做2~3分鍾,每天做3~5次。

那麼崴腳之後到底可不可以吃藥呢?吃藥當然可以,但是一定要講究正確的方法,比如如果崴腳導致出血的話,一定要等到出血完全停止之後在服藥,可內服也可以用一些外用藥物。而如果崴腳特別嚴重已經傷害骨頭的情況下,建議大家一定要打石膏,這樣才可以降低留下後遺症的幾率,打石膏之後腳一定不要隨意亂動,很可能會讓石膏破裂,對治療造成嚴重的影響。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