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社交恐懼症

作者:xiao  時間:2018-09-19 23:14:58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一些人從小成長的家庭環境和性格因素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與人交往的能力,而社交恐懼症則主要是一個人不敢走出自己的內心,更不敢與人交流交往等,這種往往是患者自身太過於自卑和孤獨造成的,但是現在有很多患了社交恐懼症的人也在積極尋找方法走出社交恐懼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方法吧。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複出現,難以控製。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回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

1. 一般沒有明顯或持續的精神病性症狀 神經症性障礙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疑病症狀,這些症狀可以單獨存在,但大多是混合存在,尤其是焦慮症狀;很少有明顯或持續的精神病性症狀。

2. 缺乏明確的器質性病變為基礎 於感染、中毒、物質依賴、代謝或內分泌障礙及腦器質性疾病等多種器質性疾病中可能出現各種神經症的症狀表現,但不能診斷為神經症。診斷神經症性障礙須排除器質性疾病。

3. 患者往往對疾病存在痛苦體驗 多數神經症性障礙的患者在疾病的發作期均保持較好的自知力,他們的現實檢驗能力通常不受損害,他們不僅能識別他們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也能判斷自身體驗中哪些屬於病態。由於患者對神經症性障礙的體驗常常十分痛苦,症狀常常與現實處境不相稱,患者常能深切的體驗到這一點並加重其痛苦,故常有強烈的求治欲望,而找不到明確的病因的診療曆程可能加重患者的痛苦體驗,並對患者的社會功能產生一定影響,他們的工作、學習效率和適應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疾病的加重和病程的慢性化也可能使少數患者喪失自知力。

4. 心理社會因素、病前性格在神經症性障礙的發生發展中起一定作用 心理社會應激因素與神經症性障礙的發病有關。

1.正常人的恐懼 正常人對社交活動場合也會有一定的緊張、焦慮心理,關鍵看這種恐懼的合理性、發生的頻率、恐懼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經症狀、是否明顯影響社會功能,是否有回避行為等來綜合考慮。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症

2.與其它神經症性障礙鑒別 恐懼症和焦慮症都以焦慮為核心症狀,但社交恐懼症的焦慮由特定的對象或處境引起,呈境遇性和發作性,而焦慮症的焦慮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常持續存在。強迫症的強迫性恐懼源於自己內心的某些思想或觀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製,並非對外界事物恐懼。疑病症患者由於對自身狀況的過分關注而可能表現出對疾病的恐懼,這類患者認為他們的懷疑和擔憂是合理的。

3. 抑鬱障礙 某些抑鬱障礙伴有短暫的恐懼,某些社交恐懼症患者也伴有抑鬱心境,恐懼症與抑鬱並存可加重恐懼。診斷則根據當時每一個障礙是否達到診斷標準。若恐懼症狀出現之前已經符合抑鬱障礙的標準,抑鬱障礙的診斷應優先考慮。

4.顳葉癲癎 可表現為陣發性恐懼,但其恐懼並無具體對象,發作時的意識障礙、腦電圖改變及神經係統體征可資鑒別。

1、社交恐懼症患者接納自己。學會接納自己內心的恐懼,不要厭惡這樣的自己,隻有坦蕩承認自身缺點,才能走出自信的第一步,一再懷疑、否認自己,隻會讓自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2、鼓勵自己,勇敢麵對。每天可以給自己加把勁,不否定自己,大聲地鼓勵自己,對自己說“我可以做到,我不害怕”。然後預想各種社交場合,在心裏打好腹稿。一步步去練習,去嚐試,可以從自己最信任的人開始練習。記住不要逃避社交,逃避,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要告訴自己勇敢地邁出那一步。

如何走出社交恐懼症

3、不要宅在家裏,走出去,多運動。一味地躲在家裏,隻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封閉,推開家門,走出去,學會擁抱這個世界。多多運動,通過運動能夠釋放壓力,舒展身心,在運動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別人,開始社交。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