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受涼疼痛小妙招

作者:zhang5  時間:2018-11-07 13:35:36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人越是年齡大了,越容易發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疾病問題。比如膝蓋會有經常受涼的情況發生,膝蓋一旦著涼,會疼痛不止。而且也容易引發其他疾病,比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膝蓋受涼會有一些方法治療,但是需要的是平時應該注意防止這種情況發生。膝蓋受涼疼痛小妙招有哪些呢?

膝蓋受涼疼痛小妙招

1、注意保暖

膝關節遇到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白天可以加厚衣褲,局部可以帶鬆緊適宜的護膝,如果護膝帶的太緊,反而會阻礙局部的血液循環,加重病情。晚上可以用棉花和棉布做一截厚長褲筒,穿在膝關節處,褲筒不宜太緊,以舒適為度,兩頭用棉布帶輕輕係緊,不鬆動就可以了。

2、膝冷時撥揉伏兔穴

伏兔穴屬足陽明胃經,功擅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散寒止痛。主治腰疼膝冷,下肢麻痹。膝蓋冷痛時可以用大拇指撥揉伏兔穴,使局部酸脹感明顯,有發熱下行最佳。還可施以艾灸加強療效。(伏兔穴在大腿外側,髂前上棘與髕骨外緣的連線上,髕骨外上緣上6寸處。)

3、不接觸冷水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隨時留意氣象預報,在寒潮襲來或者天氣變化的時侯加強防寒保暖,並盡可能不接觸冷水。專家特別提醒一些愛美的女士,在寒涼的天氣不要穿裙子,某些風濕性膝關節炎,其實也是一種凍出來的“裙裝病”,當氣溫低於16℃,就要及時加衣,甚至要穿護膝套,保護膝關節了。

膝蓋受涼疼痛小妙招

4、合理飲食

多補充維生素E,多吃含煙酸的食物和B族維生素,能擴張末梢血管。多吃堅果、胡蘿卜等溫熱性食物,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飲。適當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等可促進血液循環。堅持按時吃飯,不要偏食、過度減肥,讓身體儲存些適量的脂肪,可幫助維持體溫。

5、熱敷膝蓋

熱敷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局部代謝的作用,也可緩解肌肉痙攣、鬆弛神經、改善筋腱柔軟度。熱敷分為幹熱敷和濕熱敷。幹熱敷是用熱水袋熱敷,敷於膝蓋上,每次20—30分鍾,每日1—3次。濕熱敷是把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取出並擰至半幹,敷於膝蓋上,再蓋個棉墊,防止熱氣流失,每5分鍾更換一次,敷20—30分鍾,每日可敷1—3次。

6、熱水泡腳

俗話說“熱水泡腳,勝吃補藥”,熱水泡腳有利於骨性關節炎的預防。鄒勇根說,在氣候寒冷潮濕的季節,外出回家後,最好能用熱水泡泡腳,不但可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預防因環境氣候潮濕而誘發的風濕性疾病。泡腳時,熱水應浸至踝關節以上,時間在20分鍾左右為宜,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7、多曬太陽

多曬太陽,讓膝蓋保暖,不受涼。冬季的陽光照射時間減少,天氣好的時候應該多曬太陽,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形成,增加體內維持骨骼的鈣質的吸收和利用。

8、鞋跟過高過低都不好

膝關節炎患者應選擇舒適的鞋子,高跟鞋和單薄的平底鞋都不適合。因為穿平底鞋行走時,體重會過多地壓在腳後跟上,走路時間長了,上傳的衝力可能會使人的足跟、踝、膝、髖、腰等部位不適,長時間如此,對關節的不良影響便可導致膝關節炎。所以,建議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少磨損。女性長時間站立或走路時盡量不穿高跟鞋,以減輕對膝關節的壓力及磨損。

9、膝蓋上擦些橄欖油

還有一些偏方,比如在你膝蓋上擦些橄欖油之類的,然後用手搓,可以不用太大力氣,但持續的時間一定要足夠。等到搓到你的腿發熱了,感覺都有點發燙了,再用毛巾包起來保溫。這種方法非常適合腿部受涼的人。

10、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在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特別是冬天參加戶外運動,熱身運動一定要充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運動會對膝蓋造成損傷。不要讓關節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複屈伸的運動,盡量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特別是長期打太極拳的人,更容易出現關節炎,最好選擇騎車、做體操等關節負重較輕的運動,能更好地保護膝關節。

膝蓋受涼疼痛小妙招

最後提醒,運動時,可以戴護膝防寒,但是護膝是有彈力的,長時間戴會影響血液循環,因此運動後要及時摘下,換戴由布和棉花製成的“膝圍”來保暖。中老年人外出運動時,要束腰帶、帶護膝,減少和防止關節受傷,以“適度”為原則,並注意避免久坐、久站使關節過度勞累。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