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麵條的做法

作者:zllwin  時間:2015-02-25 13:57:47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麵條是我國糧食食品之一,曆史悠久,分布甚廣。麵條烹調簡單,並可根據各人的口味和地方習慣,加入不同佐料製成鹹麵、甜麵、辣麵以及牛奶、雞蛋、番茄、可可等多種花色的麵條,並可采用煮、蒸、炒、拌等多種烹調方法,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地方傳統產品也很多,如福建的龍須麵、棋子麵,江蘇的空心麵,山西的刀削麵、浙江的餛飩麵等,各具特色,馳名全國。

雜糧麵條的做法

手工雜糧麵

手工雜糧麵是一道家常主食。主要原料是麵條;主要工藝是煮,製作簡單。如果你按此菜譜製作了,無論成功還是暫時失敗,中國吃網歡迎你對此菜譜發表看法,同時也歡迎你分享你的經驗哦。

手工雜糧麵的原料:麵粉

手工雜糧麵的配料:黃豆粉、蕎麥粉、白菜、獅子頭

手工雜糧麵的調料:食用油、鹽、味精

手工雜糧麵的做法:

1、備好適量的黃豆粉、蕎麥粉和麵粉;

2、加適量溫水和好,揉成麵團,放上20分鍾;

3、準備好做麵條的工具;

4、裝好麵團,扭緊;

5、在鍋中將水燒開,扭轉麵條工具的把手,將麵下鍋;

6、煮幾分鍾後,加上白菜、獅子頭,添加調料,白菜葉七成熟的時候起鍋

製作方法 中國製作麵條的方法大致有三條:

1.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麵團反複拉抻成為麵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麵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麵條,如龍須麵、空心麵等都屬此類。

2.擀壓法:將麵團先反複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製新鮮切麵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幹(或烘幹)、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麵(是因為將濕麵條掛在竹杆上幹燥而得名)。麵團熟化程度和麵條幹燥條件是影響掛麵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3.擠壓法:將麵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麵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麵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

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麵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製,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製。陝北地區延安市內使用的麵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麵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麵條具有彈性。 麵條製作方法,除在麵條成型過程上有不同之處外,另外表現麵條特色的重要環節是添加輔料,尤其是拉抻成型的名產麵條,一般都添加適量的食鹽或小蘇打。

看了以上的做法是不是很心動呢,那就趕緊動手製作吧,溫馨提示一下,獅子頭挑選時不要太大,這樣容易煮熟;白菜在鍋裏不要待太久,不然容易黃;沒有獅子頭,也可以用肉丸代替,而且麵條一般人皆可食用,病濕熱者忌食麵條,希望以上的做法各位已經學會了。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