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水麵的家常做法

作者:zllldx  時間:2015-04-01 14:50:33  來源: 大眾養生網

麵食一直受到很多人喜愛,這樣的食物很容易消化,而且常吃麵食對身體健康也沒有任何損害,不過要注意的是,在製作麵食的時候,也需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例如對饅頭、麵條在製作上都是有很多區別,因此製作麵食不能隨意進行,那堿水麵的做法如何呢,下麵就詳細的介紹下。

堿水麵的家常做法

堿水麵的做法:

發酵的方法有好幾種,各有特點,應根據所做麵點的品種來定。家裏做麵食常用的方法是用老酵發麵,即用一塊老酵麵(又稱“老肥”、“麵頭”、“引子”等)和麵粉摻和起來調成麵團,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視麵團充滿多而密的孔洞,體積膨大,發酵麵就成功了。這裏有以下三點操作要領要掌握。

要控製好發酵時的溫度

把老麵肥掰成若幹小塊加水與麵粉摻和,夏季用冷水,春、秋季用40C左右溫水,冬季用60~70cC熱水調麵團,蓋上濕布,放置暖和處待其發酵。如果老麵肥較少,可先用溫水加麵肥調成厚糊狀,待糊起泡後再和多量麵粉調成麵團待發酵。麵起發的最佳溫度是27~30C,隻要能保持這個條件,麵團在2~3小時內便可發酵成功。

要掌握好發酵程度

如麵團沒有發好,製成的麵點質地板結、顏色灰暗,吃時粘牙;如麵團發過頭,製成的麵點表麵易開裂。因為發過頭的麵團必須吃重堿,麵點的顏色會發黃發暗,甚至會有酸敗的異味。發酵正常的麵團,俗稱“正肥”,製做的麵點潔白鬆軟而有光澤。

要對好堿水

對堿的目的是為了去除麵團中的酸味,使成品更為膨大、潔白、鬆軟。對好堿的關鍵是掌握好堿水的濃度,一般以濃度40%的堿水為宜。測試方法是:切一小塊酵麵團丟入配好的堿水中,如下沉不浮,則堿水濃度不足40%,可繼續加堿溶解;如丟下後立即上浮水麵,則堿水超過40度,可加水稀釋;如丟入的麵團緩緩上浮,既不浮出水麵,又不沉底,表明堿水濃度合適。發酵正常的麵團,揉和均勻後即可製作麵點了。為了確保對堿的成功,可將對好堿的麵團切一小塊上籠先蒸一下,稱為“試堿”。蒸後顏色發滯,質地板結無彈性,吃上去有味酸,則堿對少了,需再加堿水揉和;如蒸後顏色發黃,或表皮開裂,堿味明顯,則需要將麵團蓋上濕布再放一段時間“跑跑”堿,再進行製作;如試堿,麵團顏色白亮、鬆軟而彈性,說明堿對得合適,可立即用來製作麵點。

用老酵發麵,往往容易混入雜菌。不經常吃麵食的,老酵亦不易保存。家庭也可用工廠生產的鮮酵母進行發酵,隻要按注明的比例說明,保持適宜的溫度,都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通過對堿水麵的做法了解,在製作它的時候,可以根據以上的方法進行,堿水麵的製作並不是很複雜,掌握一些製作技巧,就可以很輕鬆的進行,不過製作堿水麵也需要適量,這樣的食物製作太多是很容易壞掉的。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