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按摩和泰式按摩的區別

作者:xxx88  時間:2015-07-20 01:24:14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中式按摩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保健按摩;以經絡穴位按摩為主,其手法滲透力強,可以放鬆肌肉、解除疲勞、調節人體機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延年益壽之功效。

中式按摩的六個部分1.頭部2.大小臂3.胸腹4.腿部{正麵}5.後背6.臀和後腿部

泰式保健按摩是流行於泰國的一種按摩方式,是由我國的傳統按摩手法演變而來,它以活動關節為主,手法簡練而實用,是保健的較佳手法之一。它以活動關節為主,無穴位之說,不同於中式按摩。簡便易學,難易適中,實用性強。泰式按摩非常注重背部、腰部的舒展,按摩師從腳趾開始一直作業到頭頂才算結束一套動作,從足部向心髒方向進行按摩。手法幾乎涵蓋了按、摸、拉、拽、揉、捏等所有動作.泰式按摩是跪式服務,左右手交替動作,用力柔和、均勻、速度適中、順序進行。浴後經泰式保健按摩,可以使人快速消除疲勞,恢複體能,還可增強關節韌帶的彈性和活力,恢複正常的關節活動功能,達到促進體液循環,保健防病,健體美容的功效。

傳統中式按摩:按摩時間:60~90分鍾:

曆史來源:傳說戰國時代的神醫華佗是傳統中式按摩的發明者,經過幾千年的醫學探索,這種按摩方法現在已經比較完善。

主要功效:幫助慢性疾病康複。輔助功效:增強免疫力、調節情緒、瘦身。

按摩細節:中式按摩手法眾多,包括按、揉、振等,除用指腹進行操作外,還常用到指關節、手背、手肘等部位。按摩背部、四肢穴位時,按摩師常用力較大;按摩頭部、腹部穴位時則不會太用

傳統泰式按摩:按摩時間:60~120分鍾:

曆史來源:泰式按摩是由泰國禦醫吉瓦科庫瑪根據古印度西部傳入泰國的按摩法和當地中國移民的一些按摩法創造而來,當時作為招待皇家貴族的最高禮節。

主要功效:增強身體柔韌性。輔助功效:緩解身心疲勞、加速脂肪燃燒、調節胃腸功能紊亂、增強免疫力。

按摩細節:按摩時無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師從腳趾開始向上按摩至頭頂結束,其中背部、腰部和關節是按摩重點。按摩師利用兩手、兩臂、兩腳及全身重量滾壓、伸展、拉抻體驗者的身體。按摩過程中會感到疼痛,尤其是第一次體驗者,可能受不了泰式按摩的大動作,負責的按摩師會與體驗者溝通按摩力度,並提醒其徹底放鬆身體、不要擰著勁。

上麵詳細的介紹了中式按摩和泰式按摩,他們之間有何不同相信大家也都了解了,其實這兩種按摩各有利弊,想要按摩的朋友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自身需要來選擇,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也可以兩種都嚐試一下,然後再根據情況選擇更適合自己的一種。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