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體質性低血壓,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於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症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②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或長時間站立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並伴有明顯症狀,這些症狀包括:頭昏、頭暈、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識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疼痛。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如多係統萎縮、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發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礙、血液透析、手術後遺症、麻醉、降壓藥、利尿藥、催眠藥、抗精神抑鬱藥等,或其他如:久病臥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
門診時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病人:青年,女性,身體瘦弱,早晨起床時經常出現精神疲憊、四肢乏力,坐起時感頭暈,眼前發黑、心慌,需在床上躺半小時後症狀略有減輕,平時有頭暈、乏力、尤其午飯後嗜睡,精神無法集中。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疾病,測血壓75/40mmHg。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低血壓病人,伴有明顯的低血壓症狀。嚴重時會影響到生活和工作。
病情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
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這些症狀主要因血壓下降,導致血液循環緩慢,遠端毛細血管缺血,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髒的血液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