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沒有做好熱身活動或是穿高跟鞋走路,都有可能會引起腳踝的扭傷。腳踝扭傷之後,有些人會立即熱敷或是按摩關節處,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處理方法。那麼腳踝扭傷後應該怎麼應急處理呢?
一:腳踝關節扭傷如何處理1: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裝在塑膠袋裏,醒著時每4小時敷蓋在受傷部位20分鍾。扭傷當場如有條件應立即冰敷,視情況輕重送醫院或回家自行處理。如果沒有來得及冰敷,如果嚴重的,當日或第二天肯定會出現水腫,建議采用中藥敷藥的方式治療並抬高受傷腿。
2:抬高不需活動它時,就把受傷的踝關節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在沒有明顯消腫前盡量不要讓受傷腳著地,有條件就保持受傷腳抬高(一般高於心髒)。同時輔助以理療,那種紅外烤燈就可以了,烤完以後馬上可以敷上中藥,這樣更利於藥效的吸收,有助於散淤。
3:壓迫用彈性繃帶包住受傷部位,不可太鬆或太緊,太鬆無效易脫落,太緊腳趾會腫麻,妨害血液循環。
4:拐杖拿拐杖幫忙走路,受傷的腳可完全不著地,或在不痛的範圍內略著地支撐體重。但不可以腳趾先著地,因為這樣腳板朝下時容易再發生內翻性扭傷,必須像正常走路一樣,讓腳踵(即腳跟部)先著地,然後才整個腳掌著地。
二:注意事項1:首先要讓傷處休息,不要活動。第二要將傷處適當地包紮起來,這也可以緩解腫脹。第三要把受傷的部位適當抬高,應比心髒部位稍高些,以減少局部血流。當傷處的腫脹得到控製並開始消退時,再進行加溫熱敷,可以擴張局部血管,促進血腫吸收。
2:切記不要施予不當的推拿和按摩,可能反而加重發炎反應。可考慮暫時使用腋下拐杖,以避免走路時足部不當受力,影響複原或再次扭傷。休息時,盡可能把腳抬高,可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踝部腫脹。
3:病人也應立即就醫,以排除合並韌帶斷裂、骨折等可能性。而複健治療,對於消除疼痛、腫脹更有相當的療效。三:場地、鞋子的不當選擇甚至足部的異常構造
(如扁平足)都可引起足踝扭傷。而受傷過的足部,更需加強訓練其柔軟度、肌力及本體平衡感,才能防止再次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