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縮側索硬化

作者:香米  時間:2014-06-18 21:17:15  來源: 大眾養生網

眾所周知的是,人隨著年紀的增長,會慢慢地變得衰老,皮膚變得鬆弛沒有彈性,也會很幹或者缺水,頭發也開始變得花白,肌肉也開始變得鬆弛,身體的機能也開始下降,最使人難受的就是疾病開始較為頻繁地找上自己,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經常性地鍛煉身體,增強自身的體質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肌萎縮側索硬化

但是有些疾病來的時候很突然,沒有半點預兆,比如說突發性的心髒病、突發性的心肌梗死、肌萎縮。下麵就來談談肌萎縮,所謂肌萎縮就是指人體的肌肉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萎縮,有時候甚至都無法行動,嚴重的會導致肌萎縮側索硬化。那麼,什麼事肌萎縮側索硬化呢?

肌萎縮側索硬化為運動神經元病,是一種青壯年時期的中樞神經係統脫髓鞘疾病。發病年齡在20-40歲之間,30歲為發病高峰,女性稍多,男女之比約為1∶1.2。病因可能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免疫反應、環境因素等有關。起病以亞急性為多,特點為病灶多發,臨床表現多變,病程多波動,常有緩解與複發。

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症狀

1、情緒易於激動,或見強哭強笑,並有記憶力減退、認識欠缺或智力減退,晚期可致癡呆。

2、言語障礙多因小腦病損或假性球麻痹,可見構音不清、語音輕重不一,甚至聲帶癱瘓。

3、顱神經功能障礙可見視神經炎所致的視力減退、視野中心暗點。核間性眼肌麻痹、複視、眼瞼下垂、瞳孔不規則或縮小、眼球震顫等也是常見表現。1-2%的病人有三叉神經痛,有些可見麵癱、麵肌痙攣等。

4、感覺障礙往往因脊髓病損引起。常見症狀有針刺感、麻木感,也可有束帶感、燒灼感、寒冷感或痛性感覺異常。疼痛常見於背部、小腿部與上肢。

5、運動障礙包括痙攣性癱瘓、小腦共濟失調。早期可見手部動作笨拙和震顫,下肢易於絆跌等。或見言語呐吃與痛性強直性肌痙攣。

6、其他病證。少數病人起病早期有尿頻、尿急,後期有尿瀦留或尿失禁。部分病人有陽痿與性欲減退。現代醫學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治療藥物。可以應用激素和免疫抑製劑等。上呼吸道感染、手術、外傷、其他感染性疾病、受寒、分娩、精神刺激、過度勞累等因素,均是本病可能的觸發因素。

通過上麵的介紹,我們應該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於肌萎縮側索硬化這種疾病有了了解,但是光是了解也是不夠的,在平時裏我們要懂得如何預防才行,特別是年紀大的和體弱多病的人。因為肌萎縮側索硬化病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所以我們在平時一定要加強自身的體能鍛煉才行,才能更好地維持身體的健康。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