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良飲食:睡前吃飽了,夜間頻繁喂奶,最近添加的輔食不適應,消化不良等。
2、生理學因素:出牙期、斷奶期、預防接種後。
3、寶寶疲勞過度:睡前玩得時間過長,興奮過度;或白天受驚嚇,心情恐懼,情緒焦慮等,使人精神無法很好地被抑製,導致入睡困難,俗稱“鬧覺”,或進入淺睡眠階段後很快醒來,很難進入深睡眠階段。
4、睡眠問題:長期睡眠不足、睡眠、排便時間安排不合理或無規律而導致睡眠紊亂;家長缺乏培養和建立孩子睡眠生物鍾的意識。
5、睡覺環境:如空氣汙濁、室溫過高或過低、過幹、過厚的床單、睡覺時穿棉衣等等。
6、疾病:便秘,腹瀉,濕疹,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佝僂病早期、蟯蟲感染;孩子不舒服,如發熱、鼻塞、腹脹、疼痛、腹瀉、便秘、嘔吐、瘙癢等症狀。
7、日新月異的生活變化:如外出,搬到陌生的新屋,有新的保姆或親戚照顧嬰兒,擔心父母出差分離等。
理由很多,應可分為兩大類:
一、外部因素
1、饑餓
在新生兒和三個月之內的寶寶中比較常見。這個時候需要哺乳或者是喂奶來解決。如果寶寶在睡前吃飽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天氣幹燥,寶寶晚上可能會口渴,給他補充一些水分能讓他安靜。
2、鈣缺乏
小寶寶睡眠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鈣,這也是大多數 MM都會考慮的。寶寶缺鈣、低血鈣,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嬰兒夜醒、夜驚、夜間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定。治療的方法就是給寶寶補充鈣和維生素D,多曬太陽。
A、補充鈣劑:元素鈣300-500 mg
B、 VD:每日400-800 IU
3、過熱
目前寶寶穿的時候多半是偏熱的。事實上,小寶寶涼一點關係都沒有,太熱會讓他不舒服,還容易生病。假如室內溫度過高,再穿上睡袋,再蓋上小被子,寶寶自身的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熱醒來。此時隻需減少頂蓋即可解決。
4、腹脹
1這可能發生在歲以下的嬰兒身上。小寶寶如果在睡覺前吃得太飽,或者在喝完奶後沒有打嗝排氣,就會驚醒小寶寶。睡前幾個小時,嬰兒多半是嬰兒吃了一些難以消化的東西。按摩、排氣、調整飲食都可以很好的解決。寶寶積食的時候可以用小中藥進行治療。
5、濕疹
由於尿褲太濕或過緊,也會使寶寶感到不舒服。有些寶寶想尿尿時不願輕易尿在尿褲上,也會翻來覆去不安穩。
6、日間過於興奮或環境變化
稍微大一點的寶寶睡眠不安也可能與白天過度興奮或緊張,日常生活改變有關。比如外出,睡眠規則改變,搬新房子,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來。例如年長的保姆走開會在晚上引起嬰兒睡眠不安。頻繁地更換撫養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明顯上升,白天睡得過多也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