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根阻滯術

作者:tingting  時間:2019-06-22 10:04:41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在神經幹、叢、節的周圍注射局麻藥,阻滯其衝動傳導,使所支配的區域產生麻醉作用,稱神經阻滯。神經阻滯隻需注射一處,即可獲得較大的麻醉區域。但有引起嚴重並發症的可能,故操作時必須熟悉局部解剖,穿刺針所要經過的組織,以及附近的血管、髒器和體腔等。常用神經阻滯有助間、眶下、坐骨、指(趾)神經幹阻滯,頸叢、臂神經叢阻滯,以及診療用的星狀神經節和腰交感神經節阻滯等。

臂神經叢

臂神經叢主要由C5-8和T1(C、T分別代表頸和胸)脊神經的前支組成並支配上肢的感覺和運動。這些神經自椎間孔穿出後,經過前、中斜角肌之間的肌間溝,在肌間溝中相互合並組成臂神經叢。然後在鎖骨上方第一肋骨麵上橫過而進入腋窩,並形成主要終未神經,即正中、撓、尺和肌皮神經。在肌間溝中,臂神經叢為椎前筋膜和斜角肌筋膜所形成的鞘膜包裹,此鞘膜在鎖骨上方延伸為鎖骨下動脈鞘膜,在腋窩形成腋鞘。臂神經叢阻滯可在肌間溝、鎖骨上和腋窩三處進行,分別稱為肌間溝徑路、鎖骨上徑路和腋徑路。阻滯時必須將局麻藥注入鞘膜內才能見效。

肌間溝徑路

病人仰臥,頭偏向對側,手臂貼身旁使肩下垂。讓病人略抬頭以顯露胸鎖乳突肌的鎖骨端,用手指在其後緣向外滑動,可摸到一條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間的凹陷即肌間溝。肌間溝呈上小下大的三角形。用手指沿溝下摸,可觸及鎖骨下動脈。自環狀軟骨作一水平線與肌間溝的交點即為穿刺點,此處相當於第6頸椎橫突水平。用7號針頭與皮膚垂直進針,刺破椎前筋膜時可有突破感,然後向內向腳方向進入少許。當針觸及臂神經叢時,病人常訴異感,此時回抽無血或腦脊液,即可注射局麻藥。一般用含1:20萬腎上腺素(5μg/ml)的1.3%利多卡因25ml。

鎖骨上徑路

病人體位同肌間溝徑路,但患側肩下墊一小薄枕,以充分顯露頸部。麻醉者站在病人頭側,確定鎖骨中點後,可在鎖骨上窩深處摸到鎖骨下動脈的搏動,臂神經叢即在其外側。在鎖骨中點上1cm處進針,並向後、內、下方向推進,當病人訴有放射到手指、腕或前臂的異感時即停止前進,回抽如無血或空氣,即可注入藥液。如未遇到異感,針尖進入1~2cm深度時將觸及第一肋骨,可沿第一肋骨自縱軸向前後探索,引出異感後注藥,或沿肋骨作扇形封閉,即可阻滯臂神經叢。

腋徑路

病人仰臥,剃去腋毛,患肢外展90°,呈臂再向上屈曲90°,呈行軍禮姿勢。麻醉者站在患側,在胸大肌下緣與臂內側緣相接處摸到腋動脈搏動,並向腋窩頂部摸到搏動的最高點。操作時右手持針頭,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皮膚和動脈,在動脈的撓側緣或尺側緣與皮膚垂直方向刺入。刺破鞘膜時有較明顯的突破感,即停止前進。鬆開手指,針天隨動脈搏動而跳動,表示針尖在腋鞘內。回抽無血後注入配好的局麻藥液25~30ml。注射時壓迫注射點遠端,有利於藥液向腋銷近、端擴散,以利於阻滯肌皮神經。由於肌皮神經在珠突水平處已離開腋鞘進入喙肱肌,故此神經常不易阻滯完全,受其支配的前臂外側和拇指底部位往麻醉效果較差。

適應證與並發症:臂神經叢阻滯適用於上肢手術、肌間溝徑路可用於肩部手術,腋徑路更適用於前臂和手部手術。但這三種方法都有可能出現局麻藥毒性反應。肌間溝徑路和鎖骨上徑路還可發生膈神經麻痹、喉返神經麻痹和霍納綜合征(Homersyndrom)。霍納綜合征是因星狀神經節被阻滯,出現同側瞳孔縮小、眼險下垂、鼻粘膜充血和麵部潮紅等症候群。如穿刺不當,鎖骨上徑路可發生氣胸,肌間溝徑路可引起高位硬膜外阻滯,或藥液誤注入蛛網膜下腔而引起全脊椎麻醉。

頸神經叢

頸神經叢由C1~4脊神經組成O脊神經出椎間孔後,經過椎動脈後麵到達橫突尖端,過橫突後分支形成一係列的環,構成頸神經叢。頸神經叢分深叢和淺叢,支配頸部陽組織和皮膚。深叢在斜角肌間與臂叢神經處於同一水平,並同為椎前筋膜所覆蓋。淺叢沿胸頓乳突肌後緣從筋膜下冒出至表麵,分成許多支,支配皮膚和淺表結構。C4和T2支配的皮膚區域相鄰。C1主要是運動神經,故阻滯時不需考慮此脊神經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穴位大全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