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中有濕氣:
人類人體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外,還有很大一部分與環境有關。長期處於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濕氣侵入體內。
平時要注意以下事項:1.不要直接睡在地板上。地麵濕氣重,容易侵入體內,造成四肢酸痛。2.雨天要減少外出。3.不可穿濕未幹的衣服,不要蓋上濕被子,洗澡後要充分擦幹身體,吹幹頭發。4.室內濕氣較重的房間,建議多開窗透氣。假如外部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借助這些電器來保持空氣的對流。
煮薏米粥,淮山煲湯:
消除體內濕氣,其實有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可以起到作用。薏米具有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具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把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
另外,可以把紅豆、茯苓、淮山、黨參等一起放入煲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能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特別有效。需要指出的是,這兩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合尿多的人使用。
用蔥,薑,蒜:
大蔥、薑、蒜不僅是家庭常用的調味品,也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比如,我們可以在家煮一碗熱辣的薑湯,用薑湯把體內濕氣排出體外,待到全身發過汗後,病症就會得到緩解,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預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