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和旋覆花湯均源於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全是十分知名的常見藥方。這兩個藥方相互配合應用,恰好是運用了中醫學肝升肺降的基礎理論,氣輪升降機一切正常,病症當然而解。
四逆散由黃芩、赤芍、枳殼、生甘草四味藥品構成,具備舒肝理氣的功效;旋覆花湯由旋覆花、茜草(本用新絳,因無藥源,現以茜草代之)、蔥管三味藥構成,具備肅降肺氣虛的功效。這兩個藥方合在一起,能夠醫治許多膽肝疾病。
四逆散在《傷寒論》中本是治四肢厥冷的,此四肢厥冷並並不是陽氣虛造成的,隻是因為氣血運作不暢,鬱於身體,不可以透達於四肢所導致的。因此 醫治並不是溫補陽氣,隻是順通氣血。要保證這一點,就需要提升肝的肅降常用,四逆散是肅降肝火的祖方。己方由黃芩、枳殼、芍藥花、甘草構成,運用黃芩的升,相互配合枳殼的降,以修複身體氣輪的升與降。黃芩配芍藥花,一散一收,一出一入,黃芩辛散,提高肝的肅降,芍藥花酸收,提升肝的藏血,二者搭配,又修複氣輪的出與入。芍藥花與甘草般配,又可以酸甘化陰,輕重緩急止疼。身體氣輪的健身運動方式隻不過有四種,一升一降,一出一入,四逆散這四味藥品就全保證了,是調養身體三陰經樞機的主方,與調養身體三陽經樞機的小柴胡湯前後呼應,用以醫治膽肝病造成的氣機鬱滯諸疾,確為妙方。
旋覆花湯在《金匱要略》中是治“肝著”病的,《金匱脫毛五髒風寒積聚》篇說:“肝著,此人常欲蹈其胸前,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說白了“著”,便是著而不去的意思。肝著,是病人常常覺得胸脅部痞硬或疼痛且很長時間沒去的一種症狀,為減輕病症,病人常敲打變病位置,所以說“此人常欲蹈其胸前”,它是肝火比較嚴重不舒的狀況,病人常常揪疼痛的地方的皮膚,也歸屬於這類主要表現。但趣味的是,張仲景醫治那樣一個肝著病,用的確是降肺氣虛主導的旋覆花湯,這一藥方一共三味藥品,旋覆花、新絳和蔥鬱管,旋覆花是入肺、肝膽經的,有降氣止咳化痰的功效,能夠治療咳喘、呃逆。新絳是古代人遮陽帽上曆經用茜草根染製的紅纓,如今沒了這類藥源,就用茜草替代,這是一個專入肝經的藥,具備活血止痛的功效。蔥鬱是專入肺的,有降肺氣虛、散發補虛的功效。三味藥有二味入肺,一味入肝,哪些大道理呢?張仲景在這兒更是應用肝升肺降的基礎理論,肺氣虛降了,肝火才可以非常好的升,氣輪才會調達,肝著也便會迅速好啦。若再合上四逆散,治肝著一類的病,可以說其效如神。
這兩個藥方不但隻醫治一般的疼痛病症,即便肝病的硬塊也很很靈,但是一般要再加生牡蠣、製鱉甲、土元、紫丹參、香附、貝母花、蜂花粉等具備活血化淤、化結的藥品,我經常用這種中藥方劑醫治肝硬化和肝癌,功效毫無疑問。除此之外,因為肝經繞陰具,因此 還可以用這一藥方醫治婦科的腫瘤,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盆腔囊腫等,實際效果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