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寧波地域,米饅頭是早稻米的濕米糊發醇後煮製的環形無餡食品,也稱白麵饅頭,寧波話“饅”與“滿”音同樣,以“米全頭”討好彩頭。像錦緞一樣雪白雪白的環形的米饅頭代表小孩滿月。米饅頭,也叫大糕,是時興於寧波象山、奉化等寧波市地域的知名稻米點心。米饅頭味兒軟糯甘甜,口感好,美味可口,滑中帶黏,伴隨味酸的米酒香氣。米饅頭也是寧波市中秋節美食特色和送禮物的上品。
米饅頭起源於宋代,它如海棉般柔韌性、棉絮般雪白,醇甜適口。夾起來一個,如同夾起來了一塊雲彩,令人都不舍得下孔。剛出籠的米饅頭口味最好,好似寶寶握拳般尺寸,一口咬下來,滿嘴軟糯、甘甜,鼻頭還繚繞著一股清爽悠香的米酒味道,令人愛不釋手口。它是寧波市當地最普遍的點心,基本上遍及每一個農貿市場糕團店,由於寧波人針對米饅頭的鍾愛,也訓煉了小點心老師傅們高規定的製做方法:采用極好的梗米,並且務必是新米;並配上白糖和水,當然發醇。
米酒米饅頭的做法
米饅頭的做法:新鮮梗米與檽米按10:1的占比配搭,用水清洗三遍後在水中適度侵泡,洗之後的稻米做出去的饃饃白色,是天然的白哦。泡了一個夜裏的米,用冷水再洗掉,用石碾子(後用設備)碾成粘米粉,攪拌加白砂糖讓其當然發醇,再用銅湯勺一勺一勺舀起,勻稱地倒在籠屜內鋪有濕抹布的羹架子上,再把籠屜放到鑊裏蒸,米饅頭一出籠,蓋上印子就可以祭拜和服用。米饅頭經常被2個粘到一起“背對背”,生成圓環狀,在喜宴上也常見米饅頭意味著甜美長期。米饅頭剛出籠時,熱騰騰,白白嫩嫩的,還帶著略微的光澤度。每隻米饅頭表層裂開了口子,發醇十分充足,細心看,鋪滿了細膩的出氣孔。
將米饅頭從籠屜中取下,一個個米饅頭頂部都崩裂盛開,此謂佳品。熱烘烘的米饅頭有點一點點的清甜味,咬一口綿軟,Q彈,又不容易粘牙。中秋節即將到來,有的人還會繼續買上一袋米饃饃,給家中的老人帶去鄉味。江南地區多大米,大家喜愛追求完美“滿”和“發”,新年逢年過節,或者婚禮大喜事,都喜愛用上米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