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醫角度來講,是暫時的功能改變,常見的就是青少年男人陽氣旺盛,體內下焦有濕熱,而導致的小便分叉。而且與尿道口的口徑和尿道形狀有關係,同時海棉體充血後,勃起後外生殖器形狀也不一樣(如:有人向上彎,有人向左或向右),尿道也隨之發生變化,如果是器質性病變,就是是先天性畸形,指的是尿口發育畸形,就不能大意了。
小便分叉在臨床上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腎虧,症見遺精、夢遺、放尿白濁、小便分叉、頻尿、腰酸背疼、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失眠多夢、耳鳴心悸、視力減退、憂鬱孤獨等。另一種情況是尿路結石。小便分叉是腎髒的問題很好解釋腎位於腰部,左右各一,是人體重要的髒器之一,有“先天之本”之稱。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殖與生長發育,主水,主納氣,生髓、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
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脊髓上通於腦,所以《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腦的功能是主持精神思維活動,故又稱:“元神之府”。因腦髓又賴於腎精的不斷化生,如腎精虧虛者,除出現腰酸腿軟等症外,還會出現頭暈,失眠,思維遲鈍等症狀。
“齒為骨之餘”,牙齒也有賴於腎精的充養,故某些牙齒的疾患也與腎有關,若腎精充足,則牙齒堅固。如小兒生牙過晚,成人牙齒鬆動,容易脫落等,均為腎精不足的反映。臨床上腎虛的牙痛齒搖,用補腎的方法治療常獲得療效,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