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骨關節是維持人體活動生活的精密儀器,像是軸承一樣至關重要,如果那個骨關節出現了問題,那麼人體必然會產生不好的後果。大家知道,骨關節也會磨損的,不停的運作也會出現不適的情況,最為常見的便是風濕病了。不過一部分人才30歲就膝蓋軟骨磨損,這可怎麼辦呢?
30歲、50歲是膝關節的兩道坎
30歲以前:
膝關節處於從成長到初生的“完美狀態”,運作起來可以說是“流暢無頓卡”,同時由於年輕人的活動較多,程度較大,這個時期主要麵臨的問題是外傷。
30—50歲:
膝關節的各軟骨和半月板等部位就開始出現輕度的磨損和病變。這種病變是輕微的,有時輕微到沒有任何感覺,但也有部分人在運動後會感到酸痛。
50歲以上:
膝關節內的軟骨、半月板出現老化,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也因為萎縮使得對膝關節的保護能力減弱,長期的負重也使得關節麵軟骨產生磨損以及慢性炎症。
因此不少人會感覺到明顯的關節疼痛,若是半月板出現損傷而發生卡壓時,除了疼痛更會導致行動不便,甚至無法下蹲。
膝關節健康對人們至關重要,膝關節健康,人才健康長壽。下麵推薦給大家的一個不花一分錢,隻需一個塑料瓶就能搞定膝關節疼痛的一個小動作,千萬不要錯過了~
一個塑料瓶就能搞定膝關節疼痛
動作一的做法
準備好一個礦泉水瓶(空的)。把兩個腳打開1個拳頭的寬度,再用膝蓋夾住礦泉水瓶(可適量加入熱水)。
把腳抬起一點,保持2分鍾。
這個小動作可以鍛煉膝蓋周圍的肌肉,鍛煉的時候,氣血供應上來,就會把一些風寒、寒氣去除掉,治療膝關節疼痛。
動作二的做法
做完動作一後,把雙手搓熱,然後按揉膝關節,由內向外按揉。經常搓膝關節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起到治療膝關節疼痛的作用。
動作三的做法
犢鼻穴的位置:屈膝,在膝部髕骨和髕韌帶外側的凹陷中。
用雙手拍打犢鼻穴,堅持每天拍會發生奇跡。每天拍打犢鼻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膝關節供血,治療膝關節疼痛的作用。我們的膝關節很重要,同時它也是非常脆弱的地方,注意這些壞習慣,避免我們的膝關節受傷。
生活中應避免6個壞習慣
從不控製體重
退化性關節炎常見於50歲以上的人,特別是身材肥胖、骨質疏鬆、關節受過傷的人更為明顯。
常做蹲跪動作
家庭主婦盡量不要蹲著做家務,年紀大或膝蓋不舒服的人,運動時不要勉強蹲得太低。
不用輔助工具
很多中老年人喜歡坐在小板凳、沙發上看電視,久坐往往就站不起來。如果突然起來,什麼東西不借助的站立,會讓我們的膝蓋減壽。
經常搬重物爬樓梯
爬樓梯雖有助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卻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尤其是膝蓋受力最多。如果一定要搬重物,最好爬半層樓就休息一次,且要分次提重物,以每次5公斤為上限。
一雙鞋子穿到底
平時穿著的鞋要因地製宜。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鞋底不能太軟;爬山時,則要選擇抓地力強、厚底的鞋,能夠減少膝蓋承受撞擊與壓力。
經常讓關節受寒
冬天天氣寒冷,骨關節的活動度跟夏季比起來顯得稍微緊繃,且比較容易酸痛。肌肉韌帶在繃緊狀態下,消耗了更多養分,產生更多的代謝物,甚至乳酸堆積。因此,一定要做好夜間保暖,蓋被子、穿長褲或使用護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