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綜合處理
發病後應基本臥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利尿消腫,血壓恢複正常(約2周)。如果腎功能不全、氮質血症患者應限製蛋白質的攝入,同時限製蛋白攝入量,同時限製鉀元素的攝入(食鹽2.0 g/d~3.0 g/d/d)。
2.對症治療
(1)利尿:水鈉量限製後水腫仍明顯者,應加用利尿劑。可以選擇噻嗪類利尿及速尿、丁尿胺等髓鞘利尿劑。
(2)控製血壓:利尿後可達到控製血壓的目的,必要時可應用鈣通道阻滯劑,以增強擴張血管的效果。當出現高血壓腦病時,給予止痙、吸氧、降顱壓等措施,減輕腦水腫。
(3)心力衰竭控製:主要措施為利尿、降壓,必要時可靜脈滴注酚妥拉明或硝普鈉,以減輕心髒前後的負荷。如果鈉鹽攝入量與利尿仍不能控製心力衰竭時,可進行血液濾過脫水治療。
(4)急性腎衰竭:合並新月體形成的患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包括衝擊治療)、細胞毒藥物或血漿置換。當急性鏈球菌感染後腎炎在以下兩種情況下進行透析治療:①少尿性急性腎衰竭,尤其是高血鉀,如腎髒活檢證實本病,則以透析治療維持生命,配合上述對症治療,疾病仍可自愈。②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水鈉瀦留,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5)高鉀血症的治療:注意限製飲食中的鉀量,應用利尿排鉀等均可預防高鉀血症的發生。如有需要,可以進行透析治療。
(6)治療感染灶:當感染灶或細菌培養呈陽性時,應積極應用抗生素治療,有防止病菌傳播的作用,不提倡長期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